引言:西方与日本知识传统的区别
在第一章里,我们大体介绍了西方与日本管理者对待“知识创造”方法上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深深地根植于两种文化的知识传统之中。若想深入了解这种区别,我们需要对有关“知识是什么”以及“知识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基本假设进行探讨。有关哲学上的知识探究被称为“认识论” (epistemology) ,因此,在开始知识探究旅程之前,我们在本章简要回顾西方与日本的知识传统关于认识论的对立方法。
【哲学方面】
西方有丰富的认识论传统,但日本在这个方面确几乎没有什么论述。这本身就反映出两种文化对待知识有很大的差距。
西方哲学传统基本上塑造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组织理论的基础,它们又对知识及创新的管理思想产生了影响。如果将这种西方哲学与日本知识传统进行对照的话,在日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区别没有深厚的基础,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今日西方与日本管理方式上的不同。这不是说我们要在知识创造方法上,作出或是西方或是日本的两者择一的选择,事实上,我们的理论是建立在两种观念相互补充的思想基础之上。我们主张,任何适当的知识创造理论都必须包含两种观念中的各种要素。
实际上,西方认识论的历史上,也是“两种相反但互补的传统”。一种认识论学派是“唯理主义”(rationalism),认为知识可以通过演绎推理而获得。另外一种是“经验主义”(empiricism),认为透过感觉的经验可以通过归纳得到知识。
一、西方的知识传统
(一)知识是什么?
我们可以视自古希腊时期以来哲学史为探索“知识是什么”这类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尽管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西方哲学家一般都接受柏拉图首次在曼诺篇(Meno) 、斐都篇(Phaedo)和“秦阿秦德斯篇”(Theaetetus)中提出的知识定义:知识是“经过验证的真实信念”(juslified true belief)。然而,知识的定义在逻辑上却离完美相去甚远。
根据这一定义, 只要我们的信念可能有误,无论可能性有多小,我们对某事物的真实性的信念就不能构成对该事物的真正知识。——因此,西方哲学中,追求知识充满大量的怀疑论,它诱使无数哲人探寻帮助他们建立知识(超越所有怀疑)的终极真理的方法。
如前所述,西方哲学存在两大认识论学派。
西方认识论始终对三个重要问题争论不休: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起源;知识的可靠性。
(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西方认识论的基础
1.柏拉图——“理念”理论
柏拉图是第一位从唯理主义观点建立缜密的知识思想体系结构的哲学家。
他提出了“理念(idea)”的理论。
理念是一种根据纯粹心智的角度所观察到的“形式(form)”,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渴望知道的终极理想。因此,物质世界是完美“理念”世界的影子。人类渴望了解永恒、不变和完美的“理念”,而“理念”是不可能通过感觉认知,而只能是通过纯粹推理来获得的。
2.亚里士多德——不能忽视感觉
亚里士多德对导师柏拉图提出了反驳。
他认为柏拉图将“理念”概念化为“形式”或永恒及超越感觉客体是错误的。理念,或更准确的形式,不可能与实物隔离开来,也不能独立存在于感知过程。相反,独立事物由其形式和实物或物体组成,有关各种形式的知识总是由感觉来认识。“这些知识既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源自其他较高级的知识,而是由感觉认知发展起来的。”他强调对个人的感觉认知进行观察及明确鉴别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虽属于经验论,但他却被认为是逻辑或理性推理的权威。因为他强调只有通过理性推理才能获得关于“形式”的知识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笛卡尔与洛克:欧陆唯理主义对英国经验主义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通过传承与发展演变成了现代认识论两大体系:欧洲大陆唯理主义,英国经验主义。
1.欧陆唯理主义——笛卡尔
(1)唯理主义思考的四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决不对自己并不清楚认识的东西信以为真,也就是说,小心地避免作出仓促和偏颇的判断,而只接受那些呈现在自己心中明白和明确而毋庸直疑的东西。
第二项原则:将要检证的每个难题尽可能细分成较小的部分,以使可以用最佳的方式来解决。
第三项原则:我的思维是以预定的顺序进行的.从最简单和最易于理解的地方入手,目的是一步一个台阶地进行积累;或者对于最复杂的知识,逐渐假定一个次序,即使是一个应构的次序,而且彼此之间并不遵循自然的顺序。
最后一项:在所有情况下,我尽可能采取完全列举并且一般性回顾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保证不会有任何遗漏之处。
(2)怀疑方法
他质疑所有,试图从零开始创造他自己哲学的信念。
(3)思考我(thinking self)
笛卡尔认为,终极真理只能从“思考我(thinking self)”现实存在中推导而知。“思考我”独立于身体或物体。虽然身体或物体具有空间“外延”特征(或者说,我们可以看到和触及的存在),但不会思考;而精神没有外延,却可以思考。
蜂蜡的性质,例如味道、气味、颜色及形状,显然是对感觉而言的,如果把蜂蜡放在火炉附近,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无法感觉蜂蜡本身的,有关外部事物的真知无法通过感觉获得而只能通过内心来感悟。
2.英国经验主义——洛克
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其本质是客观的。即使对事物的知觉属于一种幻觉,但某事物是可以被感受到这件事却是毫无疑问的。洛克的白板说。人类精神好比没有任何字迹的白纸/白板(tabular rasa),即没有任何先验的理念。惟有经验才可能提供理念——经验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感受和反思。感受:感官知觉,是大部分理念的最大来源;反思:在我们自己内心运作的知觉,是“经验供给领会理念的基础”。
(四)康德、黑格尔及马克思:进行综合的尝试
1.康德——先验唯心论
同意知识的基础是经验,但不认为经验是全部知识的惟一源泉。“虽然我们所有知识始于经验,但并非所有知识源自经验”。
——只有在唯理主义的逻辑思考和经验主义的感官经验共同作用时,知识才能产生。
人类精神不是被动的“白纸”,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积极调整感官经验,并提供概念作为理解经验的手段。
相对于经验主义,康德的立场更接近于唯理主义。然而, 康德相信,我们只能知道"现象"或知晓我们对"超先验的客体"或"物自体"(thing in itself)先验的感官知觉。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哲学经常被称之为"先验唯心论"。
2.黑格尔——绝对精神——抽象和唯心哲学
黑格尔(Georg W. F. Hegel )摒弃了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 的概念,认为精神与物体均源自"绝对精神'通过动态与辩证的过程实现的。按照黑格尔的思想,辩证法是调和正题与反题来创造合题,或抛弃非理性的部分,保留合理的部分。对黑格尔来讲,知识始于感官知觉,通过感宫的辩证纯化过程(dialectic purification),它成为主观和理性,最终达到"绝对精神"的自我知识阶段(Russell,1961.ρ704 )。"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是知识的最高形式。在这种意义上看,黑格尔的立场,与经验主义相对而言,比较接近于唯理主义。利用这种绝对唯理主义, 黑格尔试图克服主体与客体分离的笛卡尔二元论。
3.马克思——综合
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动态观点与当时新兴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尝试对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进行综合。
他反驳黑格尔的抽象和唯心哲学.其原因是这种哲学不能够解释人类与环境之间动态互动的关系。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知觉是知者(主体)与被知物(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 主体与客体处在一个连续和辩证的相互适应的过程。至于主体,英国经验主义者认为是"感受(sensation )的东西将更好地被称之为"察觉",意指活动。我们在做某事的过程当中注意到这件事。因此,经过处理某事,或"行动",我们获得知识,真理应该在实践中展示出来。然而,马克思的兴趣并不在知识上面,他的任务不是解读这个世界,而是对它进行改变。
(五)20世纪对“笛卡尔两分”的挑战
笛卡尔两分:
主体与客体,或精神与身体的笛卡尔二元论遵从这样的假设,人类的本质在于“理性地思考我”。这个"思考我"追求知识的方式通过将自身孤立于外部世界和他人。但是,对当代"笛卡尔两分"的挑战——强调在追求知识过程中自我与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1.胡塞尔
聚焦于“思考我”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现象学的基础。“思考我”通过人将自己与自然界及其他客体进行隔离的方式来探索知识。他将伽利略以来现代科学的世界认识论与由康德建立的先验唯心论进行对比,并强调“意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认为:某些知识只能通过描述“纯粹意识”与其客体的相互作用。“纯粹意识”可以通过“现象的还原”来获得,这是一种将某种现象的所有实际知识和推理假设放在一边,以便对其本质进行纯直觉分析的方法。
2.海德格尔
使用现象学方法分析人类“在世(Dasein)”的模式。
认为:我们在世界中存在是因为“不得不做某事”,如“生产某件东西”或“利用某物”。这些“实践”行为或行动必须运用理论上的认知。
换言之,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的积极关系是我们在世的特征。
在世不再是笛卡尔式“思考我”类型的旁观者,而是作为知识和行动之间有密切关系的个体。——拒绝二元论。
3.萨特
存在主义: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必须为某一目的而采取行动。(现象学:知识可以通过反思获得。)
4.梅洛庞蒂
驳斥了笛卡尔关于精神与身体分离的二元论。
认为:知觉是身体对某一事物的认知行动,意识不是“我想”而是“我能”的问题。正是借助于身体,我们才能感受到事物并理解他人。在这个意义上,身体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模糊的”。
尽管这些说法强调了经验主义的倾向,但梅洛庞蒂内心深处却是个唯理主义者。
他批判经验主义者“由感官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推论”,并且坚持认为基于数据的经验理论“永远不能成为知识的同等物”。
5.维根斯坦
分析哲学的兴起。
前期研究:语言是与逻辑严格对应的现实的“图画”。
晚年研究:语言是与众人按约定俗成的规则所进行的“游戏”或互动。
知道(knowing——识知)是有意改变事物状态的身体行动,而不是以冷眼旁观的态度面对世界。
6.詹姆斯
美国传统实用主义哲学:强调对知识和行动之间的关系。
詹姆斯:如果一个想法是可行的,它就是正确的。
7.杜威
反对“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割裂的旁观者知识观”。
认为:除非将理念付诸行动,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以某种方式,无论大或小,进行重新排列和重构,否则这些理念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实用主义:试图借助人类的行动、实验和体验来发展人类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日本的知识传统
坦率地讲,日本既没有广为人知的主要哲学传统,也没有哪种主要哲学是以系统方式阐述出来的。在日本人的思维中,人们几乎看不到笛卡尔式唯理主义的东西。可是,在那里确实存在结合了佛教、儒学和西方主流哲学思想的"日本"式认知方法。
(一)主客一体
日本人思考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冠以"人类与自然的一体化"(oneness of humanity and nature),简称"主客一体"或"天人合一"。
在日本语言的结构特征上体现:在日本人的表述方式里,事物的物理及具体意象是必不可缺的;日本人的基本认知形式是进行形象思维及操用具体意象。在日语中, 说话者的言谈表述某种具体意象。不管这些意象是属于现实世界的还是想像出来的,对于说话者来说,它们都是实在的。因为就在他们说话这一时刻.这些意象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于他们的心中。即使当说话者在叙述过去的经历时,这段经历的具体意象也会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简而言之,日语的特征是使用具有时空上高度特殊情境化(context-specific)的视觉概念。
特有的时空观:日语中这种固有的特征显示了日本人一种独特的时空观。他们视时间为经常更新的"现时"在永远连续地流动。日本人的时间观念更多的是循环及刹那间的。每件事的出现和消失似乎都具有偶然性. 最终的现实仅限于"此时此地\日本人强调. 为了符合世界的流转和变迁,人们需要将自身的存在留给时间流, 而且他们还认为处事员活通融的价值更高。
日本人在空间意识方面也没有固定的视角。西方绘画是从某个固定角度来观察物体.但日本的绘画却从来束缚不了画家的视点。
小结:在日语申所表露的“主客一体”的基本态度以及灵活看待时空的观念,清楚地说明,与恪守任何固定的世界观或形而上学相比,日本人更倾向于处理细腻的情感变化。为了确定人类思想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日本人倾向于生活在由自己所体验的世界里, 而无需诉诸于任何抽象和形而上的理论。这种"主客一体"的基本态度是日本知识传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不过,我们并不认为这种传统属于欠发达阶段,而坚信它可以补充根植于西方哲学传统的“人与自然分离”的笛卡尔学派的不足。
(二)身心如一
日本知识传统中另一个重要为面是强调“全人格”(whole personality ) 。它与西方的知识与人类的哲学和认识发展分离的观点刚好相反。对于日本人来说,知识意昧着根据全人格的观念获得的智慧。这种认知导向提供了个体身体经验重于间接的抽象知识的评估基础。
例如,武士的教育,即通过身体训练来获得智慧。知识获得只有在知识与人的"人格"融为一体时才能实现。日本的武士教育格外重视品格的塑造,而它对审慎知性和形而上学则不屑一顾。虽然哲学和文学构成武士智商的主要部分,但是成为"行动的人"比掌握哲学和文学更重要。
(三)自他统一
"主客一体"与"身心如一"这两种主要传统使日本人高度重视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上有关曰本知识传统的回顾说明。
对日本人来说,终极真实不是存在于永恒不变、无形和抽象的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细腻的转瞬即逝的过程中,存在于恒久流动之中.存在于看得见且具体的事物之中。他们通常视现实为典型的自我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之间实际互动。这些基本态度与西方的观念截然不同,后者认为个体作为超然的旁观者可以通过"思考我"来探索永恒的真理。尽管西方当代哲学思想似乎与重视身体与行动的日本知识传统越走越近,但是在科学和西方管理实践中. 知识观仍然由笛卡尔式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身体.或者精神与物体的二元论所支配。可是,我们遵循日本的知识传统,并不认为这些区分属于"非此即彼" (either-or)的两分法,而是彼此互相补充的。
在《2-2-知识与管理 | 野中郁次郎《创造知识的企业》-第二章(下)》中将介绍:
三、知识与经济及管理理论
四、结语:组织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必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