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在世界领先,但占产销总量只有3%的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此次工信部拟取消30家企业的生产资质,无疑为国内梳理生产资质、整治散乱的局面打响了第一枪。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如今在一些车企那里却成了废纸一张。更有甚者,车型申报成功后却迟迟不见量产。对于这种占用资源却不作为的行业乱象,工信部日前连出重拳开始全面整治。
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的问题,国内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准备清理企业的生产资质。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30家企业名单上报工信部,其中不乏华晨汽车、长安铃木、凯翼汽车等车企。
有人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在政策搭建的温室中成长起来的,一旦离开了政策扶持,新能源车企要靠自己拼市场,有一个算一个,都走不了多远。话虽说得有点绝对,但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所患政策依赖症的批评没错。如果现在还认识不到这是一种病且已经相当严重,新能源车企恐怕真的要出大问题,虽扁鹊在世亦难救矣。
人们看到,随着补贴政策的调整,去年以来到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都显现低迷之态。从已经披露上半年业绩快报的各家新能源车企看,业绩下滑的情况普遍存在。比如,中通客车半年报显示净利润下跌达80%左右,而安凯客车则出现亏损,业绩下滑达200%以上。对于业绩走低,各家车企无一例外都把主因归于国家新能源政策的“退坡”。面对业绩下滑的局面,新能源车企都或多或少流露出对于政策扶持减弱的遗憾甚至不满。望闻问切,这种情绪恰恰是政策依赖症的典型病症。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日前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30家企业名单上报工信部。隔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拟撤销《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名单的公示。根据统计,自2017年7月第11批《目录》发布后,截至2018年8月底无产量或进口量的新能源车型共有272款,将被撤销免购置税资格。
对于新能源车企所患的政策依赖症,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曾公开剖析指出其有五大特征:一是追逐高补贴车种。哪种车种补贴高,就去做哪一种,比如新能源客车,补贴力度最大,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加起来高达100多万元,车企造车基本不用再花钱;二是严重依赖高补贴。既然拿到补贴就相当于赚钱了,车企根本没有市场压力,也没有研发、创新动力;三是短视眼前利益。很容易就能赚到钱,谁还去拼命竞争?谁还能想那么远?四是争做高配置、高价车。基于第一点,车企没有市场压力也不担心销量,那么为了赚得更多利润,堆配置推高车价几乎是必然选择;五是利润率远高于燃油车。这一点纯粹是惯出来的,越无能越愿意极力显示其能,是所有依赖症患者的共通表现。
在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许多汽车企业在最初制度还不完善时便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然而,“占坑”后的一些企业并没有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而是将“底牌”藏在手中。
据了解,近年来工信部按照新补贴政策中的技术指标,对已列入前期目录的车型进行了审查和筛选。按照旧政策标准发布的2017年第1-12批及2018年第1-4批《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旧目录”)被废止,而上述16批目录涉及的3716个车型只有有1977个车型进入新目录,有1739个车型被淘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初,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宣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双积分管理平台”)已经上线,乘用车企业双积分交易正式启动。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双积分交易将成为弥补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补贴逐年退坡,甚至停止所带来的利润“亏空”,以及缓解成本压力的重要解决办法。而上述30家企业一旦生存资质被取消,也意味着将失去新能源汽车积分,不得不采取购买积分而填补空缺。
事实上,工信部此次整治新能源汽车拟取消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无疑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第一,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产生40%-50%的增速,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或将超过100万辆。然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相当严重。2015-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了200个,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超过2000万辆,是《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设定目标的10倍。
面对新能源产量过剩,适时的清理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而腾出来的生产资质,也将给后来者留下了发展机会。随着外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力,以及补贴政策在2020年的彻底退出,中国车企在这一轮竞争中的优势已不明显。真正的竞赛已开启倒计时,政策的警铃也已响起,一些还在呼呼大睡中的企业到了该清醒的时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