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苏
转了一次车之后终于乘上回老家的公共汽车,长长的舒了口气。刚才父亲就电话询问,看我走到哪里了,做好去车站接我的准备。
不想让父亲早早的去车站长久的等待,就骗他说我还没有出门,先不要急着出来。否则,他会一大早骑着车去镇上等候。
车站把守的又严了,扫健康码,测量体温,分流进入乘车通道,没有口罩的严禁乘车,乘客也稀疏可见。
一路归心似箭,公路两旁的风景也无意欣赏,内心却没有片刻的安宁,大大小小的事情繁星点点般的在心头掠过,一个片段接着一个片段,铺满了我回家的路。
今日别无他事,我就是回父母身边去尽孝的孩子。
车子到站了,我习惯性朝着马路对面望了一眼,就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坐在电动车上,眺望着对面来来往往的车辆。
我横穿过马路一路小跑来到父亲面前,湖蓝色的电动三轮车和父亲一起,专心致志的等待着我的归来。
看到眼前这个画面,我的脑海瞬间涌出来一些回忆。
几年前父亲来车站接我时,驾驶的车辆是摩托三轮车。我清楚的记得,有一年的冬至,北风呼啸冷气袭人,我站在路边等待着前来接我的父亲,哆嗦成风中的树叶。而父亲他老人家骑着一辆摩托三轮车,裹着一股冷风旋到我面前,手和车子一样冰凉。
走在路上,车子裹挟着冷飕飕的风,切割着我们的肌肤。我说让我开着,你坐在后面吧,会暖和一点。父亲不答应,他说没有什么能难倒他。
所以,每次到车站接送我,都是他开着,我很听话,很自觉的坐在后面,看着父亲的背影。那一次父亲冻的通红的脸颊,和我在风中颤抖的画面,多年来一直在我脑海里不曾消失。
后来想给他换一个老年电动车,不怕风吹雨淋,可是父亲的眼睛不行了,他不同意更换,隔了一层屏障,就多了一份担心和不便,他还是习惯骑这种没有蓬子遮挡的三轮车。
一年又一年,父亲的摩托三轮车换成了电动的,车子体积小了,轻巧方便驾驶,父亲很满意。隔三差五拉着母亲到集市上转悠,买一点需要的物品,最喜欢的就是到车站来接我,每次只要是我一个人乘车回去的,也不问我有没有别的安排,就先替我做了决定:“下了车接你去”。
我不舍得让父亲跑到车站去接,可是想到他一直在等着,又不忍心让父亲失落,只好每次都通知他,而父亲能够接到我总是很高兴的样子,我也乐于成全父亲的快乐。
上一次回来是几个月前,这条乡村公路破败不堪,坑坑洼洼,积水成潭,特别不好走,这种“水泥路”状况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路面损坏很严重,每一次都颠的肚子疼,忍不住就吐槽一番。
父亲说乡里经费紧张,一直没有能力维修,老百姓多次反映,这次终于得到了解决,好几个村子里的路面都修好了。
乡政府给百姓办了件好事,民心工程为人民谋福。父亲在村委会多年,乡里的事还是了解的。
维修后的马路宽敞平坦,我坐在后面,再也感觉不到颠簸了,路两旁的麦田里玉米苗已经长出一扎高了,种植早的都已经超出麦秸秆了,绿莹莹的,看着就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刚下过雨,看到的每一处都透着绿,气温适宜,我拍着两旁的田园风光,也给父亲拍了一张背影照,他骑着,我坐着,安心的享受着父亲周到的服务。
我几次提醒他“爸,你骑慢一点”“别跑太快了”!路上遇到了熟人,我听到父亲的回答很响亮:“去车站接我家闺女呢”。
我坐在后面小声嘀咕:接一个没有本事的女儿,有必要这么大声么?
忍不住在心里把自己狠狠的批了一遍,也期望明年的明年,父亲一直能这么到车站接送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60574/10583d46b15249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60574/11102b69dc23950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