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川北旧事》不算是小说,只是以石头的视角和片段式情节来反映川北的民俗风情以及80、90后的儿时记忆。
生产队上住了六七十户人家,两三百来号人,一直指着山包包上的山地和水沟沟边一点薄田过活。山里赶集不方便,所以啥都想自己种点,谷子、苞谷、麦子、油菜籽、高粱、荞麦这些作物自不消说,园子里种些白菜、洋芋、萝卜、豆角和葱姜蒜苗这些下饭的菜。田边地头再种上些豌豆、黄豆,房前屋后种点果树,也就够勉强养活家里几张嘴。
石头总听石头妈讲刚有石头姐姐那几年,集体挣工分,家里不开伙。每回石头三姑看见婆婆提着食堂分的饭就哭,不是嫌嘴,苞谷珍珍稀饭,上面一个人吃,下面一个人看,久了,孩子一个个都成皮包骨了。
有了石头就开始包产到户、计划生育,没有那么艰难了,不过也就管个温饱。
那时候,石头爸也还算生产队上一号人物,管着这两三百号人,大大小小算个官。石头爸是个死脑筋,村里、乡上来个官就往家里喊,搭上饭菜不说,每回都是喝的天昏地暗,家里的棉絮倒烧了好几床。
这官当的,钱没挣到,反倒是年年往外搭!
这么着过了几年,队上的人开始穷极思变,男人丢下妻儿父母,跑外地打工,去广东、去内蒙、去山西。一年到头,也就半个来月待在家里。工地上一天挣五六十块钱,吃了喝了,一年下来,也有小几千块钱。
石头妈坐不住了,东家西家的打听,那家今年挣了多少,哪里工地好找活!
回来就絮絮叨叨和石头爸闹,不是说谁谁挣钱了,就是说这些年搭进去多少肉多少酒。
石头爸听天天念叨恼火得直喝闷酒,看着石头和石头姐姐见天的长大,再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索性就跟了本家的兄弟到太原工地上搞建筑去。
石头也不晓得太原在哪里,工地上要搞些啥,只天天盼着爸爸回来,给自己一块两块的零花钱,那还不得羡慕死班上的同学和二娃子。
石头爸正月十四的大年就走了,这不都有大半年没得音讯了。
石头妈想着石头姐弟俩交了学费,家里不剩什么钱了,眼看着要种麦子和油菜籽,种子化肥钱还没得着落。前天石头爸爸带信说,早他一年打工的侄儿子赶时髦买了个手机,啥时候有空了打个电话。
电话只有街上才有,打不打随你,要打就一块钱一分钟。
要不是实在缺钱,石头妈也舍不得把钱浪费在几句话上。
“妈,妈,后天我也要去赶场!”石头听石头妈说要去街上给石头爸打电话,石头高兴的跟过年似的。
“你去搞啥子?”
“我去给老汉儿打电话。”
“打电话!你那口水话儿多的!一块钱一分钟,还不得五六块钱就没得了!”石头妈摆弄完灶下的柴火,忙着整锅里的洋芋稀饭,没时间搭理他。
“妈,妈,我就是要去!”石头嚷道。
“妈,我到时候少说几句嘛!听哈老汉儿的声音就是了,嘿嘿,剩下的你来说……妈,行不行嘛……”石头怕石头妈不带他,紧跟着小嘴儿啪啦啪啦的好似要翻出花来。
“去!去!”石头妈最听不得儿子在耳朵边上积叽叽咋咋个没完,半哄半将就的答应着。
要去街上给石头爸打电话,石头妈盘算着家里还有啥可以卖,赶场可不能吃了老本儿。
“石头,石头,你在搞啥子?”石头妈喊石头。
“啥子!”
“你去数一数兜兜里头鸡蛋还几个?”
“你自己不晓得数啊!”电视里孙悟空正蹲在山石上手托紫金红葫芦,要和银角大王分个胜负。正是要紧时候,石头哪里还有心思去数鸡蛋。
“我数!我养你就是吃饭看电视的啊!”石头妈有些恼怒,从没见过他写作业有这么认真!
“数不数?不数,我明天一个人去赶场!”跟儿子斗智斗勇这些年,石头妈对付儿子还是有些手段。
“行!行!我一会就去数!”石头怕真不带他,慌忙应付着。
拖了几分钟,正遇着电视台播广告,石头一溜烟就钻进堂屋里,不一会报出数来,“妈,妈,鸡蛋有三十个!”
“要得!不许看电视了。”石头妈在灶房里听得石头又溜回去看电视,不由得心疼起电视和儿子的眼睛来。
“鸡蛋三十个,五毛钱一个,卖十五块钱;花生四十斤,一块钱一斤,卖四十块钱。船钱一人两块,来回八块,电话费十块,再买点油盐酱醋,差不多够了。石头这狗日的每回赶场不买点吃的,是不得回来。再称十斤花生,该够了!”石头妈一边盘算,一边拿着口袋往堂屋里装花生。
上一章:川北旧事(四)
下一章:川北旧事(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