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初解 其六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14:02 被阅读0次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是矣,非只干禄者,此言适于举世之人。谨言慎行,则可以寡尤少悔。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即此之谓也。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举直错枉,合乎道德。民知道德,故故服之。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苦口以劝,不若表率以行。肉食者不敬忠,徒欲使百姓敬忠,殆矣。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而无信,如大車之無輗,小車之無軏,无以行事处世也。无信不立,不立则无以存身,是自取灭亡也。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告诸往而知来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后人善鉴,则必有所得。若不善鉴,则虽有前事可以为师,亦常有重蹈覆辙者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人各有祖宗,认祖归宗足矣。见义而为,勇也,故曰见义勇为。

庚子年四月初八

2020.04.30于南川作

相关文章

  • 《论语》初解 其六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是矣,...

  • 《论语》初解 其七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夫子之言是矣,不在其形而在其心。徒重于形...

  • 《论语》初解 其十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彫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

  • 《论语》初解 其五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观其行,察其所以行,则人无所隐乎? 子曰:“溫故而知...

  • 《论语》初解 其九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古人重信,故谨言慎行。力所不逮之言不出,以不愿失信于人...

  • 《论语》初解 其八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善恶有别,仁者爱憎分明,故能好人恶人。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

  • 《通鉴·论语·初鉴》其六

    《通鉴·论语·初鉴》其六 引: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南川子曰...

  • 《通鉴·论语·初鉴》其六

    引: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南川子曰:恭而不谄,敬而不媚,可谓...

  • 《论语》初解 十一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慎思慎行,然多思无益。当断则断,不受其乱。思伤脾,过则不保。不思不...

  • 《论语》初解 十四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伕!”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初解 其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ud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