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今天刷《发现心流》。
心流理论由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并发展,指的是一种全情投入的状态。米哈里也称之为“最优体验”,我们刷过《心流》一书,介绍了心流的概念、原理和获得心流的办法。
李晓煦在《三生有幸》提到过三个尺度的幸福,短暂的是愉悦快乐,分钟小时衡量的是专注投入,人生尺度的是意义。专注投入的就是心流。
本书原版出版于1998年,中文版2018年中信出版社出版,豆瓣评分7.4分。
作为一本给普通人的自助指南,本书重点阐述日常生活中如何获得心流,包括了工作、娱乐和人际关系三个场景,是对《心流》中获得心流办法的具体化指导。
工作中获得心流
工作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场景,正常人的工作时间至少占据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工作体验对于我们的幸福感非常重要。
让我们高兴的是,米哈里经过研究发现,成人生活中,大部分心流体验都出现在工作中,而不是娱乐。
如果我们能够有些技巧,刻意在工作中制造更多的心流机会,那我们就不会对工作那么反感,还有可能爱上工作。
米哈里给我们介绍了三个技巧,分别是自主选择目标、拆解大目标和让工作更有趣。
自主选择目标,让我们主动寻找超出工作的额外目标,投入更多精力,从而创造更多价值,体验成就感。比如,我们在给领导做PPT时,可以练练刚刚学会的PPT技巧,把工作当成练手的机会,一举两得。
拆解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有两个作用:一是降低难度,大目标看起来难以促成,会造成恐惧感,小目标相对平易近人,唾手可得,难度更为合适;二是制造即时反馈,不断达成目标,能够保证一直处于通往大目标的道路上。
让工作更有趣,是把无聊的工作变成有趣的挑战,像打游戏一样。我们刷过埃利斯的《控制焦虑》,埃利斯提到过在焦虑是要有幽默感,比如面对众多观众演讲的时候,可以把面色严肃的观众想象为坐在马桶上努力,给自己放松的机会,这可能也是给工作制造乐趣的一种方式。把工作看成挑战,也是游戏化的方式
娱乐中获得心流
看到这个标题,我们可能会好奇,难道娱乐也需要体验心流吗?
没错,米哈里觉得大部人就没有认真娱乐,根本没把娱乐的效用最大化。他提出,要主动式休闲,来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
主动式休闲,就是要投入精力和心思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比如下棋、看书、打篮球等等。那被排除在外的就是看电视、看抖音这些只要用眼睛就可以的娱乐方式了。游戏其实也需要付出很多心思才能打好,当然,说的是王者这样的技巧性、策略性游戏,像消消乐这种类型,也不需要多少投入。
要体验主动式休闲,就要开发一些自己的爱好。米哈里给出了一个找爱好的方法,多尝试,然后记录。平时把自己活动后的感受记录下来,然后一段时间后看看到底自己对哪些活动产生的满足感比较大,就可以重点培养这样的爱好。
人际关系中获得心流
人是社会型动物,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是人类幸福的来源,也是痛苦的起点。
米哈里认为,体验更优质的人际关系,有三个注意的地方。
第一,在人际互动中共享目标。不管在家庭、爱情还是朋友,必须付出精力,关心别人的目标,然后找出自己与别人一致的目标,才能够充分享受到人际关系带来的心流体验。
第二,相互之间即时反馈。有问题要保持积极地沟通,及时化解冲突,防止误会加深。冷处理只会让关系越来越僵,甚至有可能就一件简单的小事,两个人就从彼此的生命中错过,再没有交汇点。
第三,不断发掘新挑战。随着大家的成长,以及彼此的熟悉,我们需要新的活动,让我们有兴趣继续投入精力参与。
这里我联想到《少有人走的路》讲的“爱”的概念。爱是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是共同成长。共同成长的活动,是寻找共同目标、寻求新的挑战的活动。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今天就到这里。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