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自卑还是自信,不是看他拥有什么,而是看他“以为”自己拥有什么。
如果内心始终处于缺乏安全感的焦虑状态,即使拥有的再多,也会被潜意识忽略掉,用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甚至是自我毁灭等等病态的方式作为心理防御机制。
而安全感的建立,往往源于童年的经历,我们对自身的感知和评价很多都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
如果在童年的时候,经常受到表扬鼓励的时候,孩子的能力被肯定了,孩子就会变得自信。
反之就比较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因为批评和自责会让人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不信任自己。
缺乏安全感的人
1)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受到嫉恨、歧视
2)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
3)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
4)将世界、人生理解为危险、黑暗、敌意、挑战,像一个充满互相残杀的角斗场
5)将他人视为基本上是坏的、恶的、自私的,或危险的
6)对他人抱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
7)有悲观倾向
8)总倾向于不满足
9)有紧张的感觉以及由紧张引起的疲劳、神经质、恶梦等
10)表现出强迫性内省倾向、病态自责、自我过敏
11)负罪和羞怯感,自我谴责倾向,甚至自杀倾向
12)被种种自我估价方面的情绪所困扰,如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病态的理想主义、对钱和权势的渴求、对特权的嫉恨、受虐倾向、病态的柔顺、自卑等
13)不停息地为更安全而努力,表现各种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逃避倾向、幻觉等
14)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如何建立安全感?
探索情绪的来源
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并积极面对情绪,慢慢感受当下情绪带给自己的感受,让情绪逐渐恢复平稳。
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心
安全感缺失就其本质,是内心缺少自信的表现。提升自我觉察和自我认知,从而获得自我满足感。
学会处理创伤
修正原生家庭带来的信念和认知模式,学会处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勇敢的去面对以前的受到的创伤。
学会独立而不依赖
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越高,自己就越缺乏安全感。当没人可依靠时,就依靠自己,这样有利于获得安全感。
凡事多注重过程
缺乏安全感其实是种“放大心理”,当出现不安全感时,尝试做积极的归因,试着用过程去衡量,而不是结果。
对消极思想有正确意识
将内心消极的想法写在一张纸上,看一看到底是什么触发了他们,这种梳理能够帮助你减少思维中消极的想法。
提高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与满足,还能在困难时帮助自己,可以尝试向对方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悲伤。
小提示:安全感是从恐惧和焦虑中摆脱出来的信心,是由内而外的强大,是从内在生发出来的自由的翅膀!
愿你的安全感犹如心中开出的花朵,轻盈美丽、闲适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