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子贡看见老师夸子贱是君子,有些着急,赶忙问:“赐也何如?”赐,是子贡自己的名字,他姓端木,叫端木赐。“老师!您看我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女,器也。”“女”,就是汝。你,就是一件器皿吧!不同的器皿差别可大了,盛饭的是器皿,掏粪的也是器皿,所以子贡赶紧追问:“老师认为我是什么器皿啊?”
答曰:“瑚琏也。”瑚琏,是宗庙里祭祀盛小米的礼器。是玉器,是国之大宝。孔子这是夸子贡是治国安邦之大器。
子贡的才干,在孔门弟子中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他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治国、外交都有突出成就。退休后又经商,成为巨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就是代表人物,被誉为儒商始祖。在推广孔门学说方面,因为他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在上层社会的交游,也是他贡献最大。他影响太大,从政经商的本事也太大,以至于鲁国一些贵族人士认为他比他老师还有贤德,但子贡始终对老师忠心拜服,孔子去世时他未能赶到,赶到后为老师守丧六年,是弟子中守丧时间最长者。
孔子评价子贡是瑚琏之器,非常恰当。但是,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君子不器。”那再大的器,和君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孔子没有给子贡君子的评价,这么说评价是跟子贱有区别了。
孔子论子贡:治国安邦之大器,但够不上君子,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最有才干的,孔子夸他是国之大器,但却还够不上是君子,因为他没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朱熹注:“子贡见孔子以君子许子贱,故以己为问,而孔子告之以此。然则子贡虽未置于‘不器’,其亦器之贵者欤?”
张居正注:“赐,是子贡的名。器,是器皿。瑚琏,是宗庙中盛黍稷的器,以玉为之,夏时叫做瑚,商时叫做琏。然则子贡虽未能如君子之不器,其亦器之贵者矣。
今天学习了国之大器与君子的区别。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