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其一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一、这首诗是李白对民歌的再创作,所以该诗特别的清新明朗,犹如一缕清风。
二、最具中国风的爱情诗——长情。
西洋的爱情往往是激情式的,爱到翻江倒海,爱到一生一死,比如维特遇到绿蒂;少妇安娜遇到贵族渥伦斯基……热恋时的轰轰烈烈越发衬托出稳定后的平淡无奇,也就有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言;也就感动于杜拉斯在《情人》中所言“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中国人的爱情观呢,我们不追求一把火的炽烈而是追求一江水的长情。
三、以少妇的追忆之口展开
三四岁的小男孩骑着竹竿来找三四岁的小女孩,两人围绕着院子里的井栏(即床,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古代,井就是家的象征)追逐打闹。从“同居长干里(长干里在南京的秦淮河至雨花台一带)”可以看出两人是市民商家的儿女。市民之家的儿女要比农民之家的儿女更活泼,比大户人家的儿女更自由,所以,他们才能发展出这么无拘无束的情感,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他们这样相伴着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就到了谈婚论嫁。那么熟识的两人,结合后会不会如左手握右手之习以为常呢,自然不会。身为妻子的她是那么羞涩,低头向着墙壁,任凭丈夫怎么呼唤都不回头,那么的淳朴,那么的娇羞。过了一年,这种羞涩才慢慢的褪去,她是那么的爱她的丈夫,希望能和他永不分开,直到化为灰,化为烟。
她渴望着丈夫能“常存抱柱信”,不要有变动,可现实呢,身为长干里的男女定会过聚少离多的生活,作为丈夫的他要东奔西走,作为妻子的她要尝尽离愁。终于,丈夫要远行了,而她的心也随着丈夫走了一程又一程。她在家猜测丈夫此刻要过三峡了吧,瞿塘峡的滟滪堆是那么凶险,丈夫应该没事吧;“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时候,丈夫是不是也心生哀愁……
因为一颗心始终追随着丈夫,她对眼前的一切也就都失去了兴趣。自从丈夫走了之后,她就没怎么出门了,丈夫离开时留下的脚印都长满了青苔,青苔那么厚,她扫也扫不动,秋天都不知不觉的来到了。
农历八月,天气凉了,标志着秋天的黄蝴蝶都在那成双成对地飞舞,他难道要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嘛!春去秋来,花也落了,草也黄了,她觉得他再不回来,她自己也都老了。
其实,她伤心的不光是自己的年华老去,更在于她认为自己的青春那么美,他怎么能够缺席。从他的角度考虑,越发衬托出她的一往情深。
从童年的明媚,到新婚的旖旎,再到此刻的愁绪。她难过归难过,抱怨归抱怨,接着,她的热情又回来了。她让他回来时一定要写信告诉她,因为她会出门去接他,接他一直接到长风沙(在安徽省,距离南京有700多里)。
最深厚的感情或许不是在恋爱的时候,而是在相濡以沫的过程里;在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思念里;在却话巴山夜雨夜雨时的期待里;当然也在直至长风沙的热情欢迎里……这就是中国式的长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