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方面,涉及针炎、推拿、气功诸领城。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书就有关于经络系统的详细记载,说它“内居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把它看作运行气血的通道,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枢纽。然而,经络究竟是人体的什么结构呢?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对此穷究细考,提出不少见解。遗憾的是,他们大都囿于《内经》的框框、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本世纪50年代伊始,经络传感现象的重新发现,激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此后不久,我国医务工作者根据经络学说,首创针刺麻醉术,震惊世界医坛。针灸疗法很快便风靡全球,经络研究空前活跃,新学说、新观点。他在一百多年前写的《针治新书》中指出,针术是通过植物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而起治病作用的。这个观点后来得到西方不少研究者的支持。美国生物学家史密斯和加拿大分子生物学家亨根进一步解释:经络的实际行径与人体解剖学中的植物神经系统十分近似。所谓经络传感现象就是植物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而传导所需的能量,是由生物能源三磷酸腺苷水解释放出来的。美国洛杉矶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教授路内引证我国针刺植物神经功能完整的截瘫病人产生针感,而对丧失植物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病人,则不产生针感的报告,大胆假定,关于经络的神经学说的关键在于交感链中。但是,有人指出,大久保适斋在思辨基础上提出的观点,缺乏可靠的实验依据。也有调查表明,针刺得气时,循经传感的行径与神经干走向不同,而基本上是沿古书记载的经络路线行走。1958年,日本的间中喜雄就说,植物神经受到刺激时是否按照经络传感路线传导,还要加以考虑。
有人在实验中发现,用普鲁卡因封闭神经干或穴位阻断神经传导后,针感传导径路仍然畅通无阻;如果机械压迫针感传导径路,就会阻断针感的传导,或改变其传导方向。据此,他们设想,经络可能是人体中的一种特殊索状或管道系统结构。1977年,新西兰大学学者托马斯根据对青蜻的观察提出,经络是机体中一种新的网状管道结构,它既非神经、又非血管,而是与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以及一些感受器密切相关的“自身原位丛”。四年后,他还一步指出,“自身原位丛”是人体生物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残迹。针刺原位丛,局部会产生内啡素、血管活性物质等化学物质。他预言,人类有朝一日能够应用内啡素抗体免疫荧光技术,直接看到人体经络。高等动物乃至人类是否存在“自身原位丛”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态学的证明。
我国学者孟昭威将经络传感速度与神经、内分泌调节机体的反应速度比较分析,提出第三平衡学说。他认为,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约每秒1至100米,调节机体快速平衡和内脏活动的平衡;内分泌的调节速度以分计算,担负全身慢平衡;而经络的传感速度介于两者之间,是协调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未知系统,它与现代生理学中已知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协作,共同完成全身平衡调节的功能。孟氏第三平衡说从新的角度探索经络本质,它虽然有一定的生理根据,但与托马斯特殊结构论一样,缺乏形态的研究基础,至今未得到公认。
一些学者认为,经络系统并不是人体的特殊结构或系统,只不过是大脑皮层中的循行性立体反射系统而已。临床试验发现,在先天缺肢患者身上用针刺激发传感,均能引出幻肢的幻经络,即患者会感到早已不存在的肢体上有线状传导扩延的幻觉。这些幻觉径路与古代经络图的线路大致相同。显然,只有通过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反射,针刺患者健侧的感传才会形成大脑中的幻经络。我国学者薛崇成和 美国学者李宗宁也都持经络在脑内的观点,认为体内没有经络实体,经络效应是在脑内形成的。
国内外学者有关经络实质的种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反映经络实质某一侧面。多种学说的共存,把经络研究推向更高层次。可以期望,不久将来,经络之谜定能揭开。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循经传感探经络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我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 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这些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直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经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这时,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简单的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这期间的最重要发现莫过于用γ照相机拍摄到同位素循经脉路线运动的轨迹。使用生物物理学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特点,研究者先后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些工作被总结在一部重要经络研究著作《针灸经络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经络学说的论证 请您们关注经络学说的论证 请您们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