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人生转轨处》第七至第八章

读书笔记:《人生转轨处》第七至第八章

作者: 成长中的小吴姐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06:41 被阅读0次

    今天我读了《人生转轨处》的第七至第八章。这两章里,曾老师在小松身上具体做了两件事:安装篮球架和学打羽毛球。

    装篮球架

    装篮球架主要是为了锻炼小松的动手能力,增强小松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在这里,曾老师有一个观点,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只知道鞭策孩子读书做功课,此外,什么活都不让干,只相当于把孩子的眼睛蒙住、手脚捆绑,然后却要求孩子德智体美劳样样皆优,这样做的都是一些缘木求鱼的糊涂人。

    生活中我们也知道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苦恼。孩子需要上辅导班,需要完成家庭作业,这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时间,如此一来,可以用来做家务和锻炼的机会就少之又少。

    我们大人都是上班族,朝九晚五。回家做家务,烧饭洗衣服的时间都是在仓促中完成,哪里有时间来慢慢引导孩子呢?

    但是,这些都是借口而不是理由,只要你有心让孩子锻炼,机会无处不在。

    学打羽毛球

    曾老师让小松学打羽毛球,一方面是觉得羽毛球对人的肩部,颈部,腰部的好处都很大。相对篮球而言,羽毛球对场地、群体的要求都不高,可以持久地玩下去。另一方面,曾老师觉得之前于小松打篮球的队友,是想帮他割断与过去的情感纽带。

    曾老师小松学打羽毛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曾老师自己喜欢打羽毛球。曾老师每个星期都有两次的固定打羽毛球时间,以共同打羽毛球一事在增进彼此的感情。

    曾老师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由共同的生活片段或者经历来连接。

    现在的家长,本身就比较忙,下班回家忙家务。忙完家务恨不得累瘫在那里。哪里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就算有,孩子有时间吗?

    反思一下我自己,自从大女儿上中学后,除了吃饭,我们大部分的沟通交流都是她的学习,有时候连吃饭也要谈这个话题。我们几乎没有其他共同的话题,连去个公园爬个山都屈指可数。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管是打球还是周末,定期的郊野远足,都等于有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不但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互信,而且在“兴趣”这个框框里,家长进可以巧妙地往里装东西,五花八门的知识都可以分多次,一点一滴的在活动中抛出,这就是生活中对孩子的浸润。

    当然,在装篮球架以及教他打羽毛球的过程中,曾老师也不忘与小松交流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计划生育带来的弊端,以及对小松的哲学启蒙,这一系列内外兼施的举措,无疑让小松有足够的养分得以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人生转轨处》第七至第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ir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