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课堂
悲剧的审美力量 ——教授《猫》有感

悲剧的审美力量 ——教授《猫》有感

作者: 北城孱头 | 来源:发表于2019-11-27 00:07 被阅读0次

      郑振铎的《猫》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截止现在,这篇课文我上了两次。第一次是三年前,上课的记忆已经模糊了,不知道当时是怎样搪塞学生的。这一次在研读单元目标和本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情郁于中,虽夜已深,但还是想把教后的感受写出来。

    从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来看,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下写成的。作品成于1925年,当时五四新文学的思想已经渐渐深入人心。西方的民主、公正、平等的思想被一代新青年所接受。作者从“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中揭示生活的真谛,拷问人性中真实的东西。试图揭示造成悲剧的原因和避免同样的悲剧的再发生。

      文章通过写三只猫的遭遇,逐步揭示悲剧的深层次原因。第一只猫病死是生活的常态,人也是要经历生老病死,何况是猫?第二只猫的活泼和好动既是讨人喜欢的原因,也是它的命运的悲剧根源。“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这样也太肆无忌惮了,难怪三妹会一语成谶,说它“要被乞丐捉去才不会乱跑呢!”结果,他真的被人掳走了。研读到这里,我问学生,第二只猫的结局说明了什么?学生说,张狂的人没有好下场。我笑了!这些都不是重点。作者重在通过对第三只猫的遭遇的描述,从而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第三只猫的遭遇,更像是一起刑侦案件。案发现场是作者家里一只芙蓉鸟被害。凶手不知所踪,最大的嫌疑是第三只猫。证据是:一,“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关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二、猫会吃鸟。三,作案后“畏罪潜逃”。四,找到它时,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于是,这只猫的罪坐实了,“我”于是对它进行了惩戒,导致它逃走不归。就在这时,真凶(黑猫)又出来作案了,真相大白,“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于是,作者开始忏悔,“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并且试图着去弥补自己的过错。这个故事本来就很曲折了,但即使在文章结尾,作者又把剧情掀到了另一个高潮。“我”要像一个不会说话的猫怎样表白自己的错误呢?可偏偏在这时,这只猫死在了邻家的屋脊上,“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作者最后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是纯粹的悲剧,他带个我们的审美冲击要远远高于正剧或者其他文学形式。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其实就是作者的一种忏悔方式,是作者在深挖和解剖自己,是用一种不能面对去面对,是保留一种良知来救赎。同样的悲剧美学在中国文学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有猎人不顾羚羊的跪求,残忍的杀害了它,剖开羚羊肚子发现有幼崽,从此发誓不再打猎。这样的故事版本有很多,都是人类用一种方式来救赎自己,让读者读来震撼,也反思人性的复杂。

    但今天我不想再说类似的例子,我由此想到了另外一篇文章。那就是鲁迅的散文诗《风筝》,这篇收入文集时,先生把它归到了散文诗集《野草》中,初读时,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篇散文,但慢慢品来,才发现先生是要传递给世人一种思想,那就是精神的虐杀比肉体的伤痛更痛楚和入骨三分。《风筝》的故事很简单,年轻时发现弟弟不学诗书,却躲在后院里偷着扎风筝,我发现后无情的毁了弟弟做的风筝,还有一种侦破的快意。可等到成年才发现,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无形中毁灭了弟弟的梦。等大家都有胡子的时候,他再找机会想给弟弟道歉以求得他的原谅,没想到弟弟却忘记了。让他觉得这辈子也不能求得弟弟的宽恕。读来是多么让人慨叹。鲁迅先生也是在做自我解剖,在反思人性,从而求得人的心灵的解放,摆脱几千年来礼教对人的束缚。

    郑振铎和鲁迅都是五四时期的文学健将,在当时受到新思想的熏陶,虽然立足点不同,但都是在同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反思一个时代的人性和人的良知。用文学的形式阐释着悲剧美学的审美意义,也斩断了中国式悲剧“光明的尾巴”,读来让人久久的回味,也散发着悲剧深刻的审美力量。

相关文章

  • 悲剧的审美力量 ——教授《猫》有感

    郑振铎的《猫》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截止现在,这篇课文我上了两次。第一次是三年前,上课的记...

  • 名著伴我成长(三)

    读《骆驼祥子》有感 悲剧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

  • 诵读的力量

    ――听李文华教授的《诵读的力量》有感 5月30日晚上听了李文华教授的课《诵读的力量》,后,真是...

  • 光荣的牺牲 英雄的宿命——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的悲剧意蕴

    悲剧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具有撼人心魄的崇高力量。杰出的悲剧作品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

  • 猫的审美

    机缘巧合,从来没有养活过猫的我们,养了猫,而且还是两只,一位猫妈妈生的姐弟猫。 身处高三焦虑中的儿子,初见猫时,开...

  • 如何读懂《红楼梦》的悲剧在文学艺术审美中的美学意义?

    导言:如果我们对悲剧作品的文学艺术审美,出现审美价值上的扭曲,就会造成我们对悲剧作品的解读走入简单化、浅薄化,最终...

  • 悲剧的力量

    古希腊有诗人说“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 今天第一次看到了这句话,内心瞬间涤荡。它让我联想到了悲剧中的主...

  • 悲剧的力量

    “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正好最近在学习必修下册的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窦娥...

  • 大众审美2

    至于大众审美,时代也是主流的。 如今文艺歌乐满足了大众审美,不比以往银临大众审美,这无疑是悲凉的。 无论是悲剧,还...

  • [读书笔记]悲剧

    一、悲剧 悲剧审美形态的发展与西方悲剧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在人的生存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剧的审美力量 ——教授《猫》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ju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