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

作者: 5198非洲大象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21:32 被阅读0次
小学问

001:和聪明人闲聊

闲聊这件事,有三个独特的好处。首先是直接针对你的问题,不能用大词,不能用高度。其次,闲聊是一个人最放松的状态,讲话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把事情说透。最后,闲聊没有目的性,反而能让最有趣的话题自动涌现。

002:看待学问的两种视角

一种是碎片,另一种是积木。

如果是碎片,那么你必须拼凑好所有拼图才能掌握知识。而如果是积木,则每一块积木都有意义。

003:焦虑就是干着急

不知道学什么;学不进去;学进去了不知道有什么用;甚至压根就不想学,这些都会让人干着急。于是想到了10000小时定律,但是那简直是用时间给信仰充值越充越焦虑。

004:知识的特殊属性

1:有应用场景,解决“不知道学什么”的焦虑

2:有解释力,解决“学不进去”的焦虑

3:可迁移,解决“学了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焦虑

4:足够小,解决“压根就不想学”的焦虑

005:小学问,就是知识积木化

所谓碎片化,其实就是积木化,每一块积木都可以单独学习,自主拼接,进而组合成知识使用者自己想要的形状。

当今的知识应该是积木化。

006:心智防身术

是为了在这个观点两极化的社交网络时代,在无数似是而非的说法和各个不知真假对错的争论中,对他人和自己都保持清醒的理智。

很多问题之所以争不清楚,是因为没有弄清楚举证责任这个前提。记住“证有不证无”,能让你避免很多无谓的质问。

007:自知之明在哪?

每个人评估自己,都会有一个高估倾向,而且关键是,当一个人能力越差,他对自己高估的情况就会越严重,换句话说,越是无能的人越是自信,越是感觉好。

想击破这种“好于平均幻觉”,你就要尽量给这种能力找到客观评判的标准。

008:你会死不认错吗?

人是一种需要理由的动物,可是在追寻理由的时候,由于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的双重标准,很容易“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从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死不认错。

009:分清因果

因果关系往往是相互的,甚至是跟表面上相反的,如果忽视“对立成因”的可能,就会犯“因果倒置”的错误,被似是而非的统计数据忽悠。

010:滑坡谬论

是对方看一件事不顺眼,可是这事情本身找不到大问题,所以他就把事情推向极端,来突显其中的坏处。

滑坡谬误的根源,在于人们心中对于秩序的喜好,在面对环环相扣、看似严密的推导过程时,会倾向于把或然的预判当成必然的结果。对此,你可以指出回归效应的存在,并且用集中议题的方式,拒绝对方把你绑定在糟糕的结论上。

相关文章

  • 巨婴观球记

    小足球,大学问。

  • 小筷子 大学问

    小筷子 大学问 今天给大家说说小筷子,大学问的事。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族民...

  • . 2016.06.14

    小烦恼大学问,大烦恼小学问…… 茫茫人海,我为而来…… 星空夜里,烦闷无极……

  • 读书笔记|读书人应该怎样读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

    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总是有用的。当没学问的人大惊小怪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可以见怪不怪;当没学问的人熟视无睹的时候,有学问...

  • 小现象大学问

    今天剽悍晨读分享的是几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现象,从环境、社会和内心三方面揭示了细节对人产生的影响,也让我们能更加了解...

  • 小故事大学问

    小故事 有个烈日炎炎的小镇,半死不活,萎靡不振。街道上空无一人。 所有的居民,都躲在家里,长吁短叹。他们都欠了别人...

  • 小程序,大学问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尽,各种云平台纷至沓来。 微信推出的公众号和小程序,着力打造属于自己...

  • 小礼物,大学问

    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大节。都很忙,忙啥?送礼。 小礼物,大学问。 2010年,我刚参加工作,在海尔上班,咱就是小跟...

  • 小按钮,大学问

    在我们日常使用个人电脑以及手机等各种移动设备过程中,按钮或许是最不起眼但却是使用最频繁的。对于一个产品来说,作为最...

  • 小标点,大学问

    小标点,大学问 标点符号虽然小,但犹如一滴水珠,能折射出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孩子的一段习作中,能正确使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lr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