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林县(现林州市)和红旗渠这两个名字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林县1994年撤县改市的时候差一点改成“红旗渠市”,近几年改名的呼声也一直不绝于耳。走在林州的大街小巷,遍布着挂有“红旗渠”三个字招牌的学校、酒店、商场等,红旗渠与林州人民生活的联系紧密度,可见一斑。提到红旗渠,就不能绕开一个人,那就是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杨贵书记,林县正是因为杨贵、因为红旗渠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月10日凌晨杨贵书记去世,林州市各界群众悲痛欲绝,纷纷缅怀老书记,沉痛悼念,追思老书记在林县的点点滴滴。那么为什么林县人民与红旗渠、与杨贵书记有如此深厚的羁绊呢?
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林县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据碑刻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建国以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因为水缺贵如油,长期以来林县人养成了惜水如命的习惯,许多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脸洗衣服,多在过年过节、赶庙会、走亲戚等特殊情况时才洗洗手脸、衣服。洗手脸也往往是全家人共用一个脸盆,舀到里面一点点水,大人洗了小孩洗,洗罢还要把脏水澄清留作下次再用。刷锅洗碗水也是上顿用了下顿再用,今天用了明天用,连用数次,最后浇菜,或者让牲口喝。还有个故事就是一个刚过门的媳妇因为不小心把水洒了,被公公嘟囔了两句,就悬梁自尽了。可见对林县人来讲,水就维系着林县人的命。
杨贵刚到林县时,有一次下农村搞调查。在一户农家,老乡用一个比大碗稍大一些的铁洗脸盆,盛了一瓢水,让他洗脸。他洗罢脸顺手就把水泼到了地上,老乡在旁边一直看着,感到很可惜。后来,随行的干部告诉杨贵:你洗过手脸的水不能给人家泼了,这里水缺,人家还要用这水洗菜、洗衣服。杨贵感到很是过意不去,更意识到了水在林县人心目中的地位,他下定决心要解决林县人民的吃水问题。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县委书记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周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的吃水问题,还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正是有了红旗渠精神,林县才有了“7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90年代十万大军富太行,00年代十万大军美太行”的发展四部曲,从安阳地区最贫穷最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现今安阳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连续位列全省前十名,被评为“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城市”。
在某种意思意义上可以说,确实是杨贵改变了林县这个山区县城的命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林县人民对杨贵老书记的去世是如此的悲痛,青山哭泣,草木含悲,一座城在痛别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