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道贵德

作者: 孤竹国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07:20 被阅读0次

来自网络

尊道贵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聚形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其四,“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道”的伟大和神圣之处,可说是无处不能体现。由于前文《教理综述》中已有叙述,遂不再细说。总之,由于“道”的伟大和神圣,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贵德。对道与德阐释,《道教义枢·道德义》这样说:“道德一体,而具二义,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说,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在理义中又有差异,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称为道。因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们信道修道,必须以“德”为根。

从上述阐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相关文章

  • 道德梦|尊道贵德,天地人和,弘道积德,安平泰乐

    尊道贵德,天地人和; 弘道积德,安平泰乐。 尊道贵德常自然,弘道积德安平泰。 道生德蓄天地根,尊道贵德常自然。 天...

  • 尊道贵德

    妈妈生我们那些年的事 一、五一节放假回家,吃过中餐,和亲爱的婆婆妈一起摘菜,聊起了生先生那时候的事情。先生也在旁...

  • 尊道贵德

    来自网络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 尊道贵德

    今天的课程,特别认同的一点是秋风老师说的两个点: 一是道德引导一切,一切为道德,政治也好,经济也罢,要服务于道德。...

  • 尊道贵德

    51.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

  • 弘道积德理士之志

    青岛道德书院 愿景:明道建德,真人圣人;尊道贵德,善生善融。 宗旨:道生德蓄,天下万物尊道贵德常自然...

  • 道德经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而常自然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1]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

  •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3

    第51章 尊道贵德 第三节 复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 道德经(51)尊道贵德,而常自然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而常自然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

  • 德经 五十一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而常自然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1]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尊道贵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mu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