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临时有一个大型会议要举办,以前我做过礼仪队,自然而然又被选上了礼仪队中的一员,哭笑不得,年初我做礼仪队的时候,身材是初进单位,算不了苗条,但至少不胖。反观现在的身材,实在是无力吐槽了。迈不开腿,管不住嘴。我老公也说我活该胖了。

由于大会迫在眉睫,我不仅要去借同事的工作服,关键是很难借到我的尺码,除此之外,还要添置一双夏日的黑色高跟鞋。也算有个借口,买新鞋子了。起初我是拒绝的,可是领导压我的领导,只得从命,今天感想就是关于买鞋子一事展开的。
带着买鞋的目的,没有特意逛的鞋店,在大街上看到硕大的搞活动的字体,于是被吸引进去了。鞋子的款式是其次,关键是入门之后,导购员给我的感觉,看到喜欢的款式之后,我试鞋子的时候,导购对我的态度是不是不厌其烦,如果导购的专业能力很强的话,即使顾客没有挑到满意的商品,也会对这家商店有所好感,会增加回头率的。

来到第二家,首先款式我很喜欢,重点是导购非常和善地给我建议,没有不耐烦,就像是朋友一样给你非常真实的想法。不像某些导购,明明顾客不适合,为了成交,会选择睁眼说瞎话。于是我选择了在这家买下了应急的鞋子。
闲来无事,听樊登老师的新书《顾客为什么买》,原来在商场里面存在这么多的套路。下面的观点均是书中的观点,并结合我真实的购物感受,希望能够和你引起共鸣。

一,干扰效应。
如果一个商店很拥挤,除非物美价廉,大促销,搞活动,否则大多数顾客是不愿意太拥挤的购物环境的,顾客站在过道,时常被来往的顾客干扰,因此过道一定要设计得足够宽敞,至少可以并排容纳两个人。
有顾客进门,购买的欲望可能不是很强烈,那么就需要导购引导购买。只需要简单的打下招呼就可以,不用追问的太急,否则会引起顾客的反感,会本能地拒绝推销。
]二, 一定要让目标客户拿得到物品。
一个人在商品站的时间久了,一定会产生购买欲望,因此商品一定要让目标客户拿得到的地方,分为三段,成年人的视线和膝盖各划一条线,空间就被分割成了三段,眼睛上面可以当做仓储,眼睛和膝盖的位置,适合摆放成人常购物品,膝盖下面可以放孩子的玩具,孩子大部分矮小,在成人的膝盖位置。
三, 选购时间。
早上上班族比较匆忙,报刊亭和便利店等商店一定要排列经常使用的物品,满足顾客赶时间的需求。
晚上逛街的多为老人,门口可以陈列老年人健康等物品。

四,广告牌的效应。
如果人很赶,心里想着事情的话,是很难有购买商品的欲望的。比如银行和药店门口的广告应该如何设置呢?
往里面贴广告,一般人很少会去药店和银行,一定是有事情要去处理的,因此当人们解决了事情之后,出门的时候,这时候看到广告就会记在心里,会提高进店的成交率。
现在回过头来看昨天我购买的经历。鞋店内有凳子,方便顾客随时随地坐下试鞋子,店内设置了几面镜子,方便顾客看到全身的效果,而不仅是鞋子。导购员很有耐心,即使有新顾客到来,也会顾着你,而不是把你冷落在一边。

顾客为什么会购买,所有的理论,观点,有人类行为学在支撑的,也有实际的商场购物成交数据。因此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去樊登听一下这本书。原来你进了商场之后,转来转去,会比在外面花的时间更长,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