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历史由无数的偶然串连而成,又听得人说,历史没有偶然,所谓的偶然,只是隐藏下表相之下的必然。
是不是有点头晕,哈哈,我刚听到这两句截然相反的话时,也是觉得头大,好像都蛮有道理,又好像都不确定…
后来我想明白了,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是因为我们观察,审视历史的人,所用的角度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
如果我们就事论事,站在历史事件本身的角度去看,那确实历史充满了随机,不确定,偶然性,往往一个人的情绪爆发,失控,或是超神发挥,就能影响事件结果,从而改变历史走向。
然而,要是我们跳出历史具体事件之外,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的角度来观察,个人情绪,性格的形成,个人能力的上限,都有其必然的因果,如此,所谓偶然一说,也就自然消遁无踪。
废话了那么多,具体我们来看吕不韦,作为一个富有千金的豪商,他看上嬴异人,惊叹“奇货可居”时,是偶然么?
(吕不韦)我们从吕不韦华丽转身之后的表现来看,无论他治理秦国时,表现出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方位的能力,还是他编撰《吕氏春秋》时,高屋建瓴,谋虑深远的大家气派,都可以轻易地得出结论,当初的邯郸旧事,绝不是偶然,而是早就成竹在胸,作出的深思熟虑的选择。
进而,吕不韦这人,姜姓,吕氏,是不是想起了另一个同姓氏的大名人,吕尚,姜子牙,这是偶然么?
这个我只是这么一说,并没有太多的证据,证明吕不韦得到了吕氏一门的真传。
但是从后来吕不韦的表现来看,他的能力肯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要说一点关联没有,只怕也说不通。
从子楚被立为太子,到子楚,赵姬的先后安然归秦,吕不韦在其间的一系列风骚无比的操作,已然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公元前249年,吕不韦拜秦国相,封文信侯,正式踏上战国的政治舞台,三年后,秦庄襄王薨,秦王政继位,吕不韦尊为相邦,开始大权独揽。
这时期的秦国,以及天下六国,都是什么状况呢。
长平战后,赵国虽然就此一蹶不振,秦国又何尝好受,本就是在灾荒年间的勉力而为,如此的经年战争消耗,对秦国国力的伤害,也是肉眼可见的。
(长平战前 感谢@布哈林 大大) (长平战后 感谢@布哈林 大大)要不然白起坚持要一鼓作气的灭赵呢,他知道一旦退回去,再想打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秦国为这一战,已然伤了元气,根本,握紧的拳头一旦松了,再想握紧就难了。
之后的秦国,又是连遭灾荒,我查了一下,这段时期确实是小冰河期,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不利,这也可以理解后来的六国,始终对合纵攻秦的三心二意,没法子,自顾不暇啊。
长平战后,六国对秦国的敌意加深,虽然不够坚决,也是组织了几次联合攻秦,搞得秦国狼狈不堪,连血战拼来的长平战果,上党郡都丢了。
秦国内部呢,连续的战败压力,也使得民心浮动,一些新占地区的民众,更是直接起事,要么同秦军对抗,要么大规模逃亡,逃出秦国。
(六国伐秦 感谢@布哈林 大大)内政,外交,一团稀烂,这就是秦昭襄王一味恃勇斗狠,赫赫武功背后,留下来的烂摊子。
偏偏这时国君又连续更迭,此时秦国内部的混乱可想而知。
吕不韦上位后,起用大批失势的老臣,迅速稳定了朝局,接下来,他又广招门客,延揽六国人才以为己用。
对内,吕不韦兴工商水利,提振秦国经济活力,对外,废除秦国的人头军功爵制,一改以往战争中的大肆杀戮,为对平民的怀柔取信,以收拢人心,又改变了以往的对外战争策略,尽力避免大规模会战带来的国力消耗,逐步蚕食周边各国,最终完成了将三晋地区南北隔离的战果,彻底改变了一度被动的局面。
(感谢@布哈林 大大)工业上,吕不韦主要是对秦国的军事工业,作了系统的改变,生产规模化,作业标准化,把秦国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起来,在六国经验的基础上,推出“四级认证”措施,让秦国的军工生产,达到每一枚箭镞都能查到生产责任人的程度。
文化上,吕不韦思虑长远,开始为秦国一统六国后的局面,规划治国理政思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奉行的,其实是法墨合一的军国体制,是战时经济模式,调动国家资源最大化用于军事。
这样的模式,可以短期内迅速强国,却如同兴奋剂一般,不可持久,如果没有不断的掠夺,征服以供消耗,很快就不能维持。
秦昭襄王后期的秦国,就已然暴露出了虚弱,也是幸亏吕不韦的上位,用工商水利,为秦国注入了活力,不然,中国历史怕就要不同了。
一旦扫平六国,天下一统,秦国原有的战时经济模式还合用么,当然不行。
不说这样的经济模式,要求对社会的精细管理,放在整个天下的巨大体量里,以当时的生产力完全做不到,不是么,中国直到民国时期,“皇权不下县”都是常态。
再者说,你这样的经济模式中,庞大的军功利益集团的需求,在已然一统的大秦,如何满足,对于他们,又该如何处置?
统一之后的大秦,面对的是一个地理气候千差万别,生产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的超大型国家,政权所面对的各种需求,自然也是参差不齐,不可能简单的一视同仁。
这样,就需要一种超越春秋战国时期,小国寡民状态下的,单一化的思维方式,需要有能够兼容并蓄,充分包容的思维方式,来指导“大一统”状态下的治国理政。
《吕氏春秋》,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承载了吕不韦对“大一统”,对“天下”,对以国家形式出现的文明形态,如何生存,发展,如何在既有的千差万别中,完成统一国家认同的思考。
可惜啊,也正是这本书,要了吕不韦的命,想想那所谓“一字千金”的故事,还真是讽刺,人家何止要改几个字,那是要彻底把你否定,乃至肉体消灭的。
大家想想,这样的书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在完成“大一统”的秦国,谁,将是未来的权力阶层,谁会是秦国一统的最大受益者,意味着在未来,谁受益,谁出局。
此时秦国的权力阶层是谁?
是军功地主,是庞大的军功利益集团,你要动他们的蛋糕,哪怕就是想一想,他们能容忍?他们不要你的命?
于是,吕不韦,卒。
于是,秦二世,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