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意为:
冷冷的冰雨在江上胡乱地拍(大家一起来),
就这样在南京下了一夜也没停下来。
一大清早,我望着孤零零的山影,
却要送辛渐兄离开。
唉···好无奈。
辛兄啊,你到了洛阳,我的亲友若向你问起我的近况,你就说我为官清廉、节操依旧;就好比那一片冰做的心儿,贮藏在玉做的壶中。
《芙蓉楼送辛渐》共二首,另一首主要讲惜别和不舍。这首诗不难理解,词意皆美,尤其是那句“玉壶冰心”,很有韵。当然,这词也不是王昌龄首创的,但他的版本却是流传度最高的。
下面,我们就这首诗,浅谈一下诗的受众的问题。
诗的后两句,很显然是王昌龄写给辛渐的,是当面的嘱托;受众自然是辛渐。那前两句的受众是谁呢?
前两句是背景描写,其语气很像是在和某个第三者交代。这个第三者,既可理解为王昌龄内心的自己,也可以理解为诗的读者(除辛渐外)。这很像我们平时写日记时的语气,仿佛在和一个不存在的人交代事情。(其实细想一下,还挺诡异的。)当然,并不是仅此一首诗具有这个特点。
前面章节里(《怎样离别》),我们提到:一句诗里可能有多个主语,而这首则有多个受众,有点意思。
既然王昌龄自诩玉壶冰心,那他是否如其所言呢?
说起王昌龄啊,那不是一句“牛b”就能形容的,至少得用大写的“牛B”。
此人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是备受推崇;更被大家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他还不仅仅诗才高妙,更写下了《诗格》、《诗中密旨》等诗论著作。
你会问:这样的牛人,会不会帅到没朋友?怪就怪在他的人缘出奇的好。王维、李颀、綦毋潜、高适、岑参、王之涣等等诗坛大咖都和他一见如故,频频用诗歌传情达意;那四射的基情,简直了都!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向豪放傲慢的李白也为他掏出了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淡泊如其诗的孟浩然竟为他送掉了命!(这个在以后会提到)甚至,常建还想拉他去开房(参见《宿王昌龄隐居》)!
撇开诗坛不说,王昌龄和其他朋友的关系也都很深挚,一篇篇情意切切的送别诗就是明证,下面我们会枚举一二。
除了送别诗,王昌龄的边塞诗气势恢宏,宫怨诗缠绵悱恻,风格多样,驾驭自如,堪称全才。
你可能会想:这样才华高又人缘好的王昌龄,岂不是要上天?就算不能混得官运亨通,也能至少顺风顺水吧?
其实恰恰相反!
就官运而言,王昌龄常年担任县尉、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而且多是在偏远的贬谪之地任职。就命运而言,王昌龄为了避乱(安史之乱)返乡时,途径亳州,却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死,终年六十岁,虚岁。
身为淮南节度使的高适惊闻噩耗,悲愤交加,向上司张镐申明此事,为王昌龄伸冤。
也该闾丘晓大限将至:张镐为缓解睢阳之围,传檄闾丘晓驰援坚守的张巡。闾丘晓那厮害怕惹祸上身,竟然按兵不动!等张镐率军来救时,睢阳已经城陷三日了。守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全都慷慨就义。
张镐是真怒了,一把拽过闾丘晓,就要办了他。闾丘晓岂是吃素的,当即打开任督二脉,“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哭道:“大人饶命啊,卑职还有父母要养啊!”
张镐大喝一声:“王昌龄的父母谁来养?!”
闾丘晓闻言,顿时蔫儿了,任凭侍卫拖将出去,杖杀!
爽!!!
这狗杀才竟然一时之间连连害死文才、武将,仅仅落得个杖杀,定是祖上积了大德了。
说到这,你可能要问了,王昌龄哪里得罪了闾丘晓?还有,王昌龄到底犯了什么事,总是被贬?
问得好,答案很简单:
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我觉得也没人知道,史料上一点线索也没留,可见不是什么大事,或者压根就没事。我想,这就是王昌龄的命吧。
要是下死手去抠线索的话,倒也能抠出那么一丢丢。
《唐才子传》说他“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唐诗纪事》说他“不护细行。”
也就是说,王昌龄有点不太注意小节,或者是非常不注意小节,所以总是被人议论。尤其是他晚年时,这种生活作风问题更是被人诟病。
是这样吗?
与王昌龄同时稍晚的殷璠(《河岳英灵集》的编者)却认为:“(王昌龄)孤洁恬澹,与物无伤。晚节谤议沸腾,言行相背,及沦落窜谪,竟未减才名,固知善毁者不能掩西施之美也。”
我和殷璠想得一样:“无论多么精通造谣毁谤的人,也无法掩盖西施的美丽。”
所以,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经得起“洛阳亲友如相问”的。
网友评论
一字落下星如晓。
有功夫,有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