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的智慧(八)
《菜根谭》有语,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屏藩。
其意译为:利欲未必都会扼杀天性,只有自以为是的偏私和邪妄才是残害心灵的毒虫;声色享乐未必都会妨碍人对宇宙真理的探求,自作聪明才是修悟道德的最大障碍。
澄明安宁,心灵所归人在世上,不可能全去苦行,生活中自然不能缺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这些外物,并不会真正干扰人的成长进步。
就如同东坡与佛印打坐开玩笑的例子,佛印说东坡打坐像佛,东坡却打趣佛印打坐像坨屎。二人之佛学造诣皆不可谓不高,但一问一答之间,东坡先是起了偏见,觉得佛印体态肥硕丑陋,后又自作聪明,似乎自己真的高于对方一等。直至苏小妹一语道破,方感自残形秽,高下立见。
这个例子出自何处,是否真实,尚不可知。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我们姑且用之。
其实,东坡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大家,他屡屡在官场失意沉浮,却始终不曾放弃对生活热爱的人生态度,历来为人推崇备至。在这件开玩笑的小事上栽了跟头,说明“外物”的影响容易勘破,内心的偏见愚痴却难消除。
澄明安宁,心灵所归这般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我们所有人在评论别人之时,都能一本正经、头头是道、论据十足,谈到自己时,却总是避重就轻、强调客观、含糊不清,总之有错的一定是社会、集体或别人,有作为的、受委屈的、被欺负的通通是自己。
这便陷入了佛家所讲之“我执”,有时甚至严重到,认为只要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便是对的,于是衍生出一系列道德绑架,诸如妈妈的“爱”,今天我觉得冷,那么全家都得穿秋裤;如贪官之“辩”,虽有违法之举,但全是为了发展经济、造福人民;如网民之“论”,不分青红皂白,定要将人批判到底,甚至不惜利用人肉搜索等恶劣手段。
善与恶有时真的只有一念之差。
一旦陷入“我执”,便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因为当我们习惯于把一切过错都推给别人,就永远都停在原地走不动了,需要不断去搜集证据、组织语言、编造借口,去迎合自己日渐脆弱的内心,去营造自己优于他人的假象。内心一旦被蒙蔽了,就再也看不清自己,看不到世界,只能如陀螺般在生活的漩涡里打转,用别人的得失衡量自己的价值。
那真是悲剧人生。
澄明安宁,心灵所归所以,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现实和艰难,我们都应该勤学不辍,时刻不忘丰富我们的精神和灵魂,以智慧的目光看待它;我们都应该自省不已,时刻不忘审视内心、查找差距,以理性的思考面对它;我们都应该坚定笃行,时刻不忘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以进取的姿态拥抱它。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是啊,世界是自己的,那个需要得到尊重、理解和善待的人是自己,那个需要作出改变、奋斗成长、享受人生的人也是自己。
澄明安宁,心灵所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