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股东股权结构
现在情况是股权分散,没有一股独大。虽然不知道细节,但是可以假设四个股东平均每人25%。这个模式的缺点,大家都不愿意全心投入,因为自己做了100%的贡献,也最多获得1/4的受益,对搭便车的行为没有约束。
只有改变股权结构,一股独大,才能让大股东全情投入。
1:改变股权比例的办法
①:增发股份。
如果有人愿意接手,其他人也愿意退出来一部分,则大家估算出该公司的价值,然后计算出想要运行公司的人股权比例必须增加到51%以上需要付出的价值。把钱打到公司账户就完成了交割,其他股东等比例减少股份比例。
②:转移股份,
如果有人愿意接手,也有股东想要卖掉一些股份,那将来要接手的人,就把他的股份买过来,要求买到自己所占比例51%以上。
③:推选CEO模式
如果实在不能变动股权比例,则应该推选某个股东出任全职CEO,CEO的工资必然是比较高的。而其他股东的分红则相应减少,这样也能保证投入最大的人,收益最大。
2:建立规章制度,对有职务要求的股东划分任务。
在做完股权划分以后,其他小股东也都应该有自己的职务,这个团队里面,如果完全不参与经营,只能算财务投资人,财务投资人最多留有10%的股权。因为即使剩下3个人全部成为财务投资人,也只占30%股权,对大股东的激励效果不会减少。
下一步就是对各股东的具体职责划分,并且给股东发工资。如果股东工作不能胜任,则应该扣奖金。
3:对于不任职的股东减少股份。
如果职务性股东没有能力或者意愿旅行职责,应该从职务股东转化为财务股东,转让自己的股权降到10%以内。
二:改变门店股权激励。
1:虚拟股权
门店激励采用的是干股激励,也就是虚拟股权,持股员工只有分红权,没有所有权。
2:确定份额
股权分配多少依据的是我们考虑,多少钱的激励才能留住这个人才。比如这家店年利润100万,这个员工自身的能力需要每年10万才能留下来,那给他的股权激励应该占10%。
3:具体设计
以往的模式是当地业务员要负责开新店+维护老店。
设计的新模式如下:
老店店长可以购买本店5%的干股股份,如果开了新店,老店长培养出新店长,就可以去新店当店长,新店可以参股10%。这样的目的是鼓励老店长走出去,毕竟新店从零开始风险较大。
以此类推,同一个店长如果培养出5个店长,则在最新的店可以获得30%的股份。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两个
①:如果新店长不合格,怎么激励老店长继续传帮带。怎么防止明明没有培养出新店长,却强行汇报已经培养出来了。这就要求对新店长进行可量化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成为新店长。
②:如果开了新店,却有两个老店长已经培养出了新店长,这时候应该选择谁?可以依照新店长通过考核的顺序。也就是现在还没有新店,就鼓励老店长培养出新店长。
③:如果老店长去了新店,股权应该转让给新店店长,如果新店店长没有钱买,可以问公司借钱。以每年的分红偿还本金与利息。
④:一旦确定店长可以投资的股权,可以考虑采用分期行权的办法。比如第一年只能行权1%,以后每年可以行权2%。以此避免不合格的店长第一年就获得太多收入。
4:区域经理
负责开店的区域经理主要的目标是联系当地的商场,每天更新信息。在不同的区域出差。每开成一家店,给予高额的奖金。由于他们不参与门店的日常经营,因此不应享有股权。
以上设计由于不清楚区域经理和店长的具体工作内容,所以难免有失偏颇。如果区域经理的作用远大于店长,则应该讲股权分配给业务经理。而店长采用提成激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