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日经》真言事業品第五

《大日经》真言事業品第五

作者: 无心妙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4-27 20:48 被阅读45次
淨慧法師

真言事業品第五


【爾時真言行者。隨其所應。如法持誦已。複當如前事業。而自加持。作金剛薩埵身。思惟佛菩薩眾無量功德。于無盡眾生界。興大悲心。隨其所有資具。而修供養。供養已。又當一心合掌。以金剛諷誦及余微妙言辭。稱歎如來真實功德。】

善无畏法师译传,这时,依密法心印修行的人,应如法诵持密法心咒加持身心,定观身心不动如金刚身。同时,思维忆念诸佛菩萨无量功德,入无尽众生界中行大悲愿心;我等众生应随各自所有能力,广修供养。广修供养后,还应一心合掌,以正声诵经或用微妙言辞,称名赞叹诸佛真实功德。

【次持所造眾善。回向發願。作如是言如大覺世尊。所證知解了積集功德。回向無上菩提。我今亦複如是。所有福聚。與法界眾生。共之鹹使度生死海。成遍知道自利利他法皆滿足。依於如來大住而住。非獨為己身故求菩提也。乃至往返生死。濟諸眾生同得一切種智以來。常當修集福德智慧。不造餘業。願我等得到第一安樂。所求悉地。離諸障礙。一切圓滿故。複更思惟。令我速當具足若內若外種種清淨妙寶。而自莊嚴。相續無間。普皆流出。以是因緣故。能滿一切眾生所有希願。】

善无畏法师译传,依密法心印修行的人,还应作诸善业,于诸佛菩萨前将善业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并发菩提愿心。所回向与发菩提愿心,为修行佛法一切功德,皆回向无上菩提道;即我今愿将无量福报,回向法界众生,与一切众生共度生死苦海,成就智慧断烦恼自利利他,一切愿求得满足,往生佛净土,不独为己身离生死而求菩提;乃至行菩萨道往返于生死苦海中,拔济众生同证佛一切种智,常修行积集福德智慧,严持戒律不造诸业;愿我等众生证得第一安乐,所愿求一切圆满,于一切法中离诸障碍得自在。还应发大菩提愿心,速成就自性佛国土,如极乐世界具足清净妙宝而自庄严,法种性相续无间断,皆普遍从法性流出;以此因缘故,能满足一切众生所有稀有愿求。

【右略說如是。若廣修行者。當如普賢行願。及余大乘修多羅所說。以決定意而稱述之。或雲如諸佛菩薩。自所證知。興大悲願我亦如是發願也。次當奉獻閼伽。作歸命合掌。置之頂上。思惟諸佛菩薩真實功德。至誠作禮而說偈言。

諸有永離一切過  無量功德莊嚴身  一向饒益眾生者  我今悉皆歸命禮】

善无畏法师译传,依密法心印修行的人,还应广修普贤行愿与大乘法义,以决定心修行止观,或称念诸佛菩萨名号功德。以自证悟智慧与了知法义,依诸佛菩提行愿,我亦发菩提大愿心,兴盛佛教,正法住世。还应广修诸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作回向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皈依合掌,将双手合掌举过头顶后平置于胸前,诚心忆念诸佛菩萨真实功德,并礼拜赞叹。赞叹偈语,依仪轨可直接诵持。此偈颂法义可略解为,我愿诸有情众生永离一切过失,我愿广修无量功德庄严身,我愿一心利益一切众生类,我今皈依礼拜诸佛皆回向。

【次當啟白眾聖。說是偈言

現前諸如來  救世諸菩薩  不斷大乘教  到殊勝位者

唯願聖天眾  決定證知我  各當隨所安  後複垂哀赴】

善无畏法师译传,依密法心印修行的人,称诵赞佛偈语后,还应于诸佛菩萨形像前,启请诸圣天众发愿修行。启请偈语,依仪轨可直接诵持。此偈语法义可略解为,现在世诸佛与救世诸菩萨,以及为不断大乘教法示现殊胜品位的诸圣贤,唯愿诸圣天众,以决定心证悟了知自性真我,各随所发菩提愿心自安天命,再垂哀一切众生赴世间。

【次當以三昧耶真言密印。于頂上解之。而生是心。諸有結護加持。皆令解脫。以此方便故。先所奉請諸尊。各還所住。不為無等大誓之所留止也。複用法界本性。加持自體。思惟淨菩提心。而住金剛薩埵身。是中明印。第二品中已說。若念誦竟。以此三印持身。所有真言行門終畢。法則皆悉圓滿。】

善无畏法师译传,依密法心印修行的人,还应以三昧耶密语心印,于头顶上自解手印,生心为结界护身以加持,生死烦恼皆解脱。以此方便的缘故,奉请诸护持密法心印的执金刚各还本位,不为我所发无等大誓愿心所留止此处。再用法界力加持自身心,思维自发清净菩提心,坚固如金刚不动行菩萨道。以三昧耶、法界生、金刚萨埵三密语心印加持身心,为诵持密法心印的修行人圆满依法则。

【又應如前方便。觀法界字。以為頂相。彼服金剛甲胄。由斯秘密莊嚴故。即得如金剛自性。無能沮壞之者。諸有聞其音聲。或見或觸。皆必定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與大日世尊。等無有異也。】

善无畏法师译传,依密法心印修行的人,还应定观法界字形为头顶相光,身披衣服如金刚甲胄,由佛功德力秘密加持庄严的缘故,即身得见如金刚不能沮坏之自性。诸有缘众生,若闻音声、或见或触,受其教化修行,必定成就佛道,一切功德皆渐次圆满,与佛功德正等无异。

【次複起增上心。修行殊勝事業。于清淨處。嚴以香花。先令自身作觀世音菩薩。或住如來自性。依前方便。以真言密印加持。然後以法施心。讀誦大乘方廣經典。或以心誦。而請諸天神等。令聽受之。如所說偈言。

金剛頂經說  觀世蓮花眼  即同一切佛  無盡莊嚴身

或以世導師  諸法自在者  隨取一名號  作本性加持

觀自在種子心曰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娑(急呼)】

善无畏法师译传,依密法心印修行的人,还应生起增上愿心,以修行殊胜佛事。身心于清净处,以香花庄严道场,先定观自心观世音菩萨,或定观自性佛,依密法心印方便加持;再依法布施自心力,读诵或心诵大乘法经典,恭请诸天神等听闻受持,为修行殊胜佛事。观自在种子心密语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中说,观世音菩萨莲花眼,清净观自性同诸佛无尽庄严身,或世人称导师诸法自在智,随取一佛名号功德为自性加持力。

【字門真實義  諸法無染著  音聲所流出  當作如是觀

此中身密相  所謂蓮花印  如前奉敷座  我已分別說

次說觀自在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一)薩婆怛他(引)蘖多嚩路吉多(二)羯嚕拏麼也(三)囉囉囉[合*牛]若(短聲四)莎訶(五)】

善无畏法师译传,次说观自在密语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定观字形法门真实义,诸佛法性身清净无染著,妙法音声轮相从法性所流出,于定空境界中应如此正观察。法界中诸佛法性身密相,菩提心印自结成,奉敷大宝莲花台座,于上述经中已分别说法义。

【前以法界心字。置之在頂。又用此真言密印。相加。隨力所堪。讀誦經法。或造制底漫荼羅等。所為已畢。次從座起。以和敬相。應接諸人事。又為身輪得支持故。次行乞食。或檀越請。或僧中所得。當離魚肉熏菜。及供養本尊諸佛之餘。乃至種種殘宿不淨。諸酒木果等漿。可以醉人者。皆不應飲啖。】

善无畏法师译传,以远离有无差别的同体大悲心,于定观中铭刻在头顶,又以观自在密语心咒相加持,随自心力所堪受,或为安置诸佛菩萨形像的基础。如此定观后自从座起,以和敬相,应接待诸人处事,又为保持身体健康的缘故,行乞受食、或受请食、或僧坊食等。受食中应远离熏制的鱼肉菜,及供养佛与供养诸佛剩余食物(为佛与众生平等受食),乃至各种残渣过宿不干净食物(为预防疾病),不饮食可以醉人的酒浆木果等。

【次奉摶食。用獻本尊。又作隨意食法。若故有餘。更出少分。為濟饑乏乞求故。當生是心。我為任持身器。安隱行道。受是段食。如膏車轄。令不敗傷。有所至到。不應以滋味故。增減其心。及生悅澤嚴身之相。然後觀法界心字。遍淨諸食。以事業金剛。加持自身。是中種子。如鑁字真言所說

複誦施十力明八遍。方乃食之。說此明曰

南麼薩婆勃馱菩提薩埵喃(一)唵麼蘭捺泥(去)帝孺忙栗寧(二)莎訶(三)】

善无畏法师译传,净洁鲜美的食物先供养佛,然后自食(随意食法,为所有食物分四份;一份供养佛,二份自食,三份同修访客食,四份济饥贫食。若无访客与饥贫自食),若有余食应出少分济饥贫食。修行定观的人,应如此慈悲离贪生心,我为保持承载戒法身器而安隐行道,分段受食如车轴加油润滑,使身体不受败损伤害。在所受食中,不应以食物滋味的缘故,生分别心而增食或减食,或为增加身体营养而受食。受食时应诵持施十力明密语心咒八遍后方受食。施十力明密语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以远离有无差别的同体大悲心,遍观诸食物清净,为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共意诵持施十力明密语心咒,加持自身心中菩提种子。

【如是住先成就本尊瑜伽。饭食讫已。所余触食。以成办诸事真言心。供养所应食者。当用不空威怒增加圣不动真言。当诵一遍。受者欢喜。常随行人。而护念之。

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引二合)[赤*皮](一)怛啰(二合)咤(轻)阿谟伽(二)战拏摩诃[口*路]洒儜(上三)娑破(二合)咤野[合*牛](四)怛啰(二合)么野怛啰(二合)么野(五)[合*牛]怛啰(二合)咤(轻)悍漫(六)】

善无畏法师译传,如此受食与过去世诸佛因地行菩萨道时受食相一致。受用饭食后,所剩余可触摸的食物,诵持一遍不空威怒增加圣不动密语心咒加持,再供养所应受食的人。不空威怒增加圣不动密语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受食的人得欢喜,常随修行人受佛法教化,受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去除贪嗔痴慢心,安心修行诸善道业。

【彼食竟。休息少时。复当礼拜诸佛。忏悔众罪。为净心故。如是循修常业。乃至依前读诵经典。恒依是住。于后日分亦复如是。初夜后夜思惟大乘。无得间绝。至中夜分。以事业金刚。如前被金刚甲。敬礼一切诸佛大菩萨等。次当运心如法供养。而作是念。我为一切众生。志求大事因缘故。应当爱护是身。少时安寝。非为贪着睡眠之乐。先当正身威仪。重累二足。右胁而卧。若支体疲懈者。随意转侧无咎。为令速寤常当系意在明。又复不应偃卧床上。次于余日亦如是行之。持真言者。以不亏法则。无间勤修故。得真言门修菩萨行之名号也。若于数时相现等持诵法中。作前方便。乃至具修胜业。犹不成就者。应自警悟。倍加精进。勿得生下劣想。而言是法非我所堪。如是展其志力。自利利他。常不空过。以行者勤诚不休息故。众圣玄照其心。则蒙威神建立。得离诸障。是中有二事。不应舍离。谓不舍诸佛菩萨。及饶益无尽众生心。恒于一切智愿。心不倾动。以此因缘。必定得成随类悉地也。】

善无畏法师译传,受食后稍做休息,应礼拜诸佛,自忏悔罪业,为勤护清净心的缘故,如此常态循环修行,乃至读诵经典。还应持之以恒的依法而住,日夜精进不懈;初夜后夜禅行参悟大乘法理,不得间断或停止;至于中夜,以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共意为加持,自身如披金刚甲,礼敬诸佛大菩萨等,还应从心中生起至诚如法供养。同时而作忆念,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志求大事因缘故,应当爱护身体,少时安息就寝,不为贪著睡眠愉乐,先自正身体威仪,左脚重叠于右脚上,右胁着床侧卧,若身体疲劳过度时,睡姿随意转侧无过失,为快速醒来常系念明日行持事,不应贪恋睡卧于床上。依密法修行人,应日日如此行持,不违逆自然法则而亏损身体。以无间断精勤修行的缘故,得依密法修菩萨行的人称。若依密法修行人,于数年或数十年中方便行持,乃至具足修诸殊胜善业,犹不能证得成就,应自警悟行持中有何亏缺处,或寻善知识指导自误处;再加倍精进行持,切勿自生下劣根基想,而自言密法不是或不适我所堪载修行。如此展长自心志力,以自利利他为欣悦,常不空过有限时间与善行因缘。以勤行至诚不休息的缘故,世与出世诸圣贤妙观其心,则蒙佛威神护念加持而与之建立法缘,受教化后而得离诸障碍。其中有二事不应舍离;一是不舍诸佛菩萨及利益无尽众生的菩提心,二是恒常于一切智愿心不倾倒动摇。以如此因缘修行,必定证得智慧而成就道业。

【常依內法而澡浴  不應執著外淨法  於觸食等懷疑悔  如是皆所不應為

若為任持是身故  隨時盥沐除諸垢  於河流等如法教  與真言印共相應

以法界心淨諸水  隨用不動降三世  真言密印護方等  住於本尊自性觀

複當三轉持淨土  恒以一心正思惟  念聖不動真言等  智者默然應澡浴

淨法界心。及不動尊種子。刀印。皆如前說。降三世種子心曰

南麼三曼多伐折囉(引二合)[赤*皮]涸】

善无畏法师译传,依密法修行人,应经常自依内法而澡浴,不应执著表面外净法,于受食享乐等怀有疑悔心,一切不如戒法皆不应为。若为维持身体健康的缘故,应随时洗沐去除诸垢秽,于河流舍宅等如法处,与密法修行心印相应。降三世种子心密语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以法界心诸清净法水,随用不动降法雨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密语心印护持诸方界,依于佛法观自性清净。还应转三乘教法归净土,恒以一心念佛功德正思维,念诸菩萨愿心不动密语心咒等,有智慧的修行人应默然澡浴得心净。

【此中訶字門  聲理如前說  少分差別者  所謂淨除相

降伏三界尊  身密之儀式  當用成事業  五智金剛印

次說降三世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伐折囉(引二合)[赤*皮](一)訶訶訶(二)微薩麼(二合)曳(平三)薩婆怛他(引)蘖多微灑也三婆嚩(四)怛囇(二合)路枳也(二合)微若也(五)[合*牛]若(急呼六)莎訶(七)】

善无畏法师译传,次说降三世种子心密语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定观诃字形诸法无因,音声法理离诸相,有少分差别相的人不可得净除相,心清净自去除诸法相。降伏欲、色、无色三界四魔的佛世尊,理法身与智法身互具不二的身密仪式,转识成智金刚部、宝部、莲花部、竭磨部、佛部成事业,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五智与阿閦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大日如来五佛相应成金刚印。

【如是澡浴灑淨已  具三昧耶護支分  思惟無盡聖天眾  三奉掬水而獻之

為淨身心利他故  敬禮如來勝生子  遠離三毒分別等  寂調諸根詣精室

或依水室異方便  心住如前所制儀  自身三等為限量  為求上中下法故

行者如是作持誦  所有罪流當永息  必定成就摧諸障  一切智句集其身

彼依世間成就品  或複餘經之所說  供養支分眾方便  如其次第所修行

未離有為諸相故  是謂世間之悉地  次說無相最殊勝  具信解者所觀察

若真言乘深慧人  此生志求無上果  隨所信解修觀照  如前心供養之儀

及依悉地流出品  出世間品瑜伽法  彼於真實緣生句  內心支分離攀緣

依此方便而證修  常得出世間成就】

善无畏法师译传,依密法修行的人如此澡浴洒净后,具足大誓愿戒护持身心,忆念无尽诸圣天众勤护佑,三奉古筝礼赞佛曲而供养。为清净身心自利利他的缘故,人天礼敬能自度度人具足净慧力堪载佛法的人(二乘法中,若父母不受不杀等,子能受不杀等,为胜生子),远离贪嗔痴三毒及执著分别等,寂灭调伏六根进入如来室。或身依世间室无异于方便,心住清净如经中所制轨仪,为愿求上中下三根普被法的缘故,自身表现为上中下三等为限量。修行人如此诵持密语心咒,所有罪业流自当永止息,必定摧毁诸障得道业成就,一切智慧义理集聚于身心。依本经世间成就品法义,或依其他经中所说法理,法供养身心不离方便法则,如法依次第修行必须真实。身体虽没有离开有为法诸相的缘故,有为身依世间而无为心离世间,出世间无相妙有相最殊胜,为具足信解的修行人行证所观察。若依密法修行证悟深慧的人,于即身一生中志求无上佛果,应随信解智力修禅定观照,依上述经中行证心供养轨仪,及依悉地流出品法义,乃至依出世间品瑜伽法理。于真实法缘中心生智慧,依内心自力离攀缘外力宜成就,依如此方便智慧而修证,常得出世间道业的成就。

【如所說優陀那偈言

甚深無相法  劣慧所不堪  為應彼等故  兼存有相說】

善无畏法师译传,所说法义如《佛无问自说经》偈颂,如此甚深无相妙法义,世间劣慧之人所不能堪载,为相应正等佛法性慧海的缘故,兼存有相说法义而究竟通达无相法理。

【右阿闍梨所集。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中。供養儀式具足竟。傳度者頗存會意。又欲省文故。刪其重複真言。旋轉用之。修行者。當綜括上下文義耳。

[口*驃](毗庾反)弊(毗也反)底(丁以反)[嗨-每+(臼/工)](儞入聲)[口*體](他以反。凡真言中平聲字皆稍上聲呼之。若諸與下字相連。亦可逐便以入聲呼之。如婆伽梵呼為薄伽梵之類是也)】

历经时日,终将本经释解完毕,感谢拥护道场!同沐诸佛圣恩!仅以一偈与诸位共勉:法理直则正法兴,法义显而正法久;四众行大善世间,家国和昌隆佛种。

佛历:二五四九年十一月

西历:二零零五年十二月

相关文章

  • 《大日经》真言事業品第五

    真言事業品第五 【爾時真言行者。隨其所應。如法持誦已。複當如前事業。而自加持。作金剛薩埵身。思惟佛菩薩眾無量功德。...

  • 《大日经》供養儀式品第三

    供養儀式品第三 【如是正業淨其身住定觀本真言主以真言印而召請先當示現三昧耶 真言相應除障者兼以不動慧刀印稽首奉獻閼...

  • 《大日经》說百字生品第十九

    說百字生品第十九 【爾時毗盧遮那世尊。觀察諸大會眾。說不空教隨樂欲。成就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真言導師。大威德者...

  • 《大日经》百字真言法品第二十三

    百字真言法品第二十三 【複次秘密主。於此三昧門。以空加持。於一切法。自在成就最正覺。是故此字。即為本尊。而說偈言 ...

  • 《大日经》供養次第法中真言行學處品第一

    大日經卷第七 供養次第法中真言行學處品第一 本卷为善无畏法师,在译传本经时,于十万偈中删其重复段句,以省略文字汇集...

  • 觉察日记日经第1058篇

    2021.11.21 佳豫 觉察日记 日经第1058篇 请记住生命的五字真言:是,好,行,同意。 当认为那是拥...

  • 《大日经》布字品第十七

    布字品第十七 【爾時世尊。複告金剛手言 複次秘密主諸佛所宣說安布諸字門 佛子一心聽 迦字在咽下佉字在齶上 誐字以為...

  • 《大日经》世出世持誦品第三十

    世出世持誦品第三十 【複次。秘密主。今說秘密持真言法 一一諸真言作心意念誦 出入息為二常第一相應 異此而受持真言...

  • 《大日经》秘密八印品第十四

    秘密八印品第十四 【爾時毗盧遮那世尊。複觀諸大眾會。告執金剛秘密主言。佛子有秘密八印。最為秘密。聖天之位威神所同。...

  • 《大日经》持明禁戒品第十五

    持明禁戒品第十五 【爾時金剛手。複以偈頌。請問大日世尊持明禁戒。為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故 雲何成禁戒雲何住屍羅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日经》真言事業品第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kd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