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三河古镇,有一位木雕手艺的传承人—徐明安。
他,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出走他乡钻研手艺。
他,恋着家乡的人文情怀,出走半生终是归来。
传统木雕,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
而提及传统徽派建筑中精美的木质雕刻,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门融入了江南风韵和皖北特色的江淮古建筑木雕手艺,在流传了百余年后,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渐渐消失。
【有关于他】
徐明安,一位普通人却做着不普通事情,身为一位手艺人,传承手艺,传承文化。在机械化的冲击下,他见证着传统手工艺的兴衰。
他少时学艺,跟从祖父学习雕花,他这样讲:“我小时候就喜欢木雕,每次祖父做木雕,我就在旁边观摩,闲来无事就拿着木头自己刻。”
往后岁月里,他将祖父所教印刻在心,即使是在最困苦的日子里也没将这门手艺落下。
【他的出走】
他雕刻的手艺好,雕刻图案新奇好看,得到了顾客的喜爱和欢迎。那时候,他动用聪明的脑袋,打算在市场经济的初期做一位领头人。
他借钱办厂房,带领徒弟开属于自己的工厂,结果由于客户卷钱跑路,他的工厂梦破碎,自己也不得不背上了巨额债务。
因为负债,他不得不远走他乡,为生活谋虑。平时不离厂房,在其他人休息的时候,他拿起工具钻研木雕手艺。
通宵达旦的雕刻图案,只为将手下的图案雕刻的更完美,让牡丹花花瓣在大些,让龙纹的鳞片更密些。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的刻苦钻研终于有了成效。他的雕刻技艺飞速进步,更多人喜欢他的雕刻图案。
当然,他也会在木雕板上开始自己新奇的想象、大胆的构思。用手中的工具记录下灵感迸发的瞬间,用心如此,他的作品中雕刻技艺更加精湛,作品也更令人拍手叫好。
【传统与现实】
时代飞速向前,随着家具产业机械化的发展,传统手工业遭到了冲击。
木雕产业遭到了现代家具机械化的挑战,在时代浪潮中艰难求生。随着机械化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同时,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变得岌岌可危。
再精美的雕花图案也在逃不过时代浪涛的拍打,传统雕刻就这样在时代的夹缝里逐渐走向没落。
【他的归来】
即使面对着艰难求生的传统手工业,他还是选择了继承和发展。在木雕产业衰微的今天,他还是选择回到家乡。
“而我终究还是个手艺人,不喜欢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产品。”他如是说道。
正是因为徐明安的坚持,我们才看见木雕在安徽的更精美的图案,更精湛的技艺。正是因为他的不愿妥协,我们才看到了木雕手艺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时仍是少年。
这一句话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出走半生,他将传统放入心中。归来时,带着他守护半生的技艺。
【守护非遗】
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大热,传统文化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他记着祖父临终前的嘱托,要将自家产业做大,要将手艺传承下去。
他开始接受修复古祠堂的工作,并配合政府建造景观。以他独特的徽派技艺得到赞赏,三十年的手艺未曾荒废,在每一件木雕雕刻时,他用心观察和揣摩。
终于在2014年,他的手艺“庐州木雕”被评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去,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下一点新的痕迹,这样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他念叨着祖父曾讲的话,将祖父的传统木雕手艺传承下去,守护传统手工业,守护非遗的美好。
有些手艺再过些年头,就再也无法复原。你可能不甚了解,不知道它是何起源、是何发展?等到它消逝之时会哀叹、会惋惜。也许,你会对着残留的建筑长久缅怀这项手艺的消逝。但是,我们只剩下了怀念和叹惋。
我们无比清晰的知道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真的没有机会在做了。
我们也无比清晰的知道这门手艺如果没有传承,那么就在不久的将来它真的会完完全全消逝在我们生活中。也许未来,我们后代还能从残留的历史文字记录和古代的建筑中找到有关徽派木雕的半分身影。可有关于徽派木雕手艺的传承就这样消逝于历史长河中。
现在这个时刻,徽派木雕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境界。即使在这样的境遇里,徐明安还是坚守了本心,守护着传统,守护着那一份传承。在出走半生后,归来时仍是赤子之心的少年。
文丨陆抒
排版丨Vivistyle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