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在广东参加活动,会务组中间请到一位专家讲管理。课堂刚开始,暖场,专家问,什么是好工作?
各种答案,都是从各个角度切入。答案听上去很高大上,大有为解放全人类鞠躬尽碎,就地去世也在所不惜。
“钱多事少离家近”,鄙人坐在前排,没举手,也没敢大声说,小声说了还是被专家听到。
“对的,你的答案是对的,钱多事少离家近,这就是好工作!”专家再次强调并肯定。
没有料到低下的认知被话筒放大到全场。这令在下很不自在,和周围人比起来,格局太小,境界不高,忽然感觉得在会场被千万人鄙视。
真话不全说,但那一刻心里就是这么想。貌似一到绝色美女,你说不多看一眼,或者说起没有任何一点心动,那简直就是称自己是柳下惠再世。
本人很庸俗,俗不可耐,喜欢银子,好美食,美女飘过想多看一看。
在高尚的世界去,忽然感觉是如此被人瞧不起,接受了这么多教育,没有提升精神境界,简直就是自甘堕落。
历经一天一夜的奔波,终于回到家里,路途的艰辛,到家倒头就睡 。经历了在大山内约车被爽约,山上白雪皑皑,路边苦等了一上午,才找到一辆车,匆忙上路,冻得鼻涕连连,要感冒了,这几千公里的回家路途啊。
下飞机已是凌晨,还没有在凌晨的机场待过,去找热水喝,才看到机场的另外一面,凌晨抵达乘客,东倒西歪在连椅上,地上,偏远的柜台上,鼾声四起,几乎是一幅当代流民图,这是富丽堂皇的现代化机场么,都是为了生活奔波,尽量节约一些住宿或打车铜板的行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白天衣冠楚楚的高尚人士看不到或不屑一顾的场景。
拿好工作的三项标准衡量,这些背井离乡的远行客,已经输掉了“离家近”这一指标,事情会少么,再划去“事少”这一指标,也就剩“钱多”这唯一的指标了。
综合的考量,如果一份工作,达不到现实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就称不上是好工作,年轻人抛妻别子,远离父母,实则是得不偿失。
即使达不到这三项硬指标,至少有软支持,隐形的福利,比如可以有家的温暖,可以时长陪伴父母,和子女享受天伦之乐,互相抵消折中,即使没那么多银子,生活的福气足以让幸福指数提升。
啰嗦了这么多,回到正题,在下要表达的,跨越墙千山万水,今天鄙人回家了,以后就在家乡附近工作,家庭团圆了,至少今天带了孩子去公园玩耍,去超市购物。
孩子问:“这次不去远方了?”
“不去了。”
“以后永远不去了?”
“永远不去了!”
看到孩子脸上笑容好开心。
亲,这算不算好工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