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翻书,接连在三本书中读到释迦悟道的小故事,感觉似乎存在什么,让我去体会。
前两次读到的时候,还没有这个感觉,第一次是在有关瑜伽和冥想的书里,提到释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二次是在佛洛姆的行为研究讲稿一书中,在章节“爱与思维”里,他在解释生产性思维的时候,用佛陀“四谛”的故事,举例说明“在生产性思维中,主体并不是对自己的对象漠不关心,相反,主体是由对象所激起,并全神贯注于对象。”
佛洛姆说,佛陀看到生老病死,这个观察促使他自己去思考,因而也成就了佛陀关于生存的本质以及人的解脱之路的理论。作为对比,一位现代医生看到生老病死,所激起的思考就是另外的情况了,比如如何去治疗等等。
第三次,也就是让我注意到有多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是胡适的“四十自述”这本书里。
在“我的信仰”章节里,胡适说他自己是无神论,不认为人死后有神(灵)存在。但是在社会层面,他认为人是可以“不朽”的。他引用“春秋左氏传”的一个故事,叔孙豹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因为“虽久不忘,此之谓不朽”。白话说法,就是通过“功、德、言”,为人们、后世所记住,因此不朽。
后来胡适对这个说法做了修正。胡适说”我遂诚信一切事物都是不朽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什么人,我们所干的一切什么事,我们所讲的一切什么话,从在世界上某个地方自有其影响这个意义看来,都是不朽的。“
胡适自传里是这样提到佛陀的,他说两千五百年前,喜马拉雅山峡里一个路边死去的乞丐,引发了路过的少年王子的思考,让他联想到世事无常,由此促发了佛陀出世成佛的因缘。从这个角度来说,胡适认为死去的乞丐,对于佛教的创立,也贡献了一部分。
因此,这个世界里,凡存在过的,都曾不朽。这点上,与我的想法很类似。
生物学上,作为一个群体,人是DNA的”实像“,地球过往的200多亿人,都为人类DNA的各种不同组合可能成就着自己的贡献,在时间长河里,演绎着可能。
语言文化上,人是”文字/思想“的承载体,透过个人,”文字/思想“不断的组合,影响,传承。每个人都带着语言文化上的”meme“,也可以理解为”DNA“,各种片段透过人际的交往、文字的书写等等,得以在不同的人那里组合、影响。
以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过往,每个人也都是未来。
就个体来说,肉体与灵魂合一,无法脱离。但就整个人类来说,意识所发展出的思维,在努力摆脱着躯体,朝着人类整体的灵魂的不朽演进。
(上面这段话好像在那本书里看过???)
回到文章的开头,被引用的佛陀的故事,对我现在的启发是,“什么样的对象,会引发你什么样的思维,形成什么样的输出?”
进一步的,需要什么样的经验、知识基础,如何提升思维的敏感性,怎样提高输出的质量。
这个与小七正在学习的如何问问题、如何思维不谋而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