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到,教育的目的是自立。
自立,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精神心理上的。
教育者相当于心理咨询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不是被操控的关系,而是“友”的关系。
再提一遍,为什么阿德勒不赞同“表扬”呢?
《幸福的勇气》一书中“哲人”说,“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
在操控者眼里,破坏规则就会受到严厉惩罚,遵守规则就会被大加赞扬。也就是说,人们如果不支持团队引领者的规矩和信条,顺从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表扬”或者“不被批评”,那么,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则所支配。
以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观点。
随着阅读越来越深入,我开始比较认同他的这一观点。
记得,我女儿读小学时,在教育问题上,我有些困惑,就去书店阅读许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书中多半提到“鼓励”式教育,我便在女儿身上实践。无论她做什么事情,只要做得不差,我便对她竖起大拇指大加赞扬。这样的方式一开始不错,她的自信心和学业进步很明显。
后来,她读高中,学习成绩一度名列全班第一。作为母亲,我被老师请到她班上做心得交流。可是,自那以后,她的排名渐渐落后,女儿痛苦极了。现在想起来,她当时的压力太大,老师的褒奖,家长去学校做交流,其实都给她增加了无比的精神负担。她只是几次考了全班第一而已。如果那时老师及家长抱以平常心,“无为而治”,女儿不至于为了保住在班级的竞争中一直获胜,而心力交瘁。后来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常常安抚,让她放松心情。高考虽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但也还不错。
眼下读了阿德勒,我在反思,于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表扬应该慎之又慎。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必要的。
此外,阿德勒之所以提出共同体感觉,是因为人始于“不完美”。
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从小到大,成长过程漫长,尤其是心理的成长更为漫长而艰难。
首先,人类在孩童时代毫无例外地都怀着自卑感生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大前提。因为人是唯一一种身体发育比心理成长快一步的生物。孩子们常会为生理需求和心理成熟之间的差距而苦恼。有些事情对于周围的大人们来说能够做到,但孩子们却不能,年长者谈论的话题他们也无法参与。……
经历了这种无力感,进一步说,就是经历了“自己的不完美”之后的孩子,一般来说都会感到自卑。
正是因为人类自身的脆弱,所以才会从狩猎时代开始,生活在集体中,与同伴协作。
人类未必特别喜欢协作,只是因为人很脆弱,在大自然中不可以单独生存,所以才会组成共同体。
所有人的内心都有共同体感觉,这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
话说回来,在共同体中,如果一个人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追求表扬,这样,他就被放在了“依存者”的地位,过着永远需要得到别人认可的生活。
那么,要想获得心灵自由和幸福该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虽在共同体中,但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愿自我认同。不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用复旦大学女教师陈果的话说,爱自己是什么?即便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时,只要你喜欢自己,就够了。
幸福的生活是什么,答案很明确,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