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侯千古12

武侯千古12

作者: a破晓朝阳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8:26 被阅读0次

姜维、王平隐蔽在祁山中。曹真抽调大军前往陈仓,二将便分兵袭取武都、阴平而来。

武都、阴平见汉军骤至,连忙闭城坚守,派流星快马飞报雍州刺史郭淮,郭淮又派人飞报曹真。

曹真闻讯大惊,张合的十万大军未回,费耀、王双的十五万大军又去了陈仓,长安如今也已空虚。曹真只得令孙礼引两万兵救援二郡。

孙礼领命,引两万兵与郭淮一万兵汇合,往武都、阴平方向来。行至建威地界,探马报:“蜀兵当道设营,阻我去路”

孙礼说:“我军长途驰援,非常疲惫。可歇息一夜,来日决战。”

郭淮同意,于是魏军距汉军二十里外下寨扎营。

次日,两军对阵。

魏军雁阵排开,中央步兵,两翼骑兵。

汉军八阵法排开,长枪兵、朴刀兵、弩兵按八阵九变布置,

郭淮在阵前凝视良久,心道:我饱读兵书,久经战阵,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阵法。

他看向孙礼,孙礼也一脸懵圈的看向他。

战鼓雷动,郭淮令骑兵包抄汉军两翼。但,蜀兵没有侧翼!前后左右皆可迎战。骑兵只能闭眼硬闯。

诸葛亮端坐四轮小车上,羽扇轻招,汉军旗帜变换。时而弩箭齐射,时而枪刺向前,时而举盾格挡,奇兵瞬间变幻,出其不意。

魏中军无法上前,大片士卒应弦而倒;两翼骑兵没入阵中,无一骑生还。魏兵顿时大乱,汉军且战且进。郭淮、孙礼忙下令退军,诸葛亮乘胜夺下魏军营寨。

张苞身先士卒,不幸被飞石击中头部,落马昏迷。后军急忙救起,已不省人事。诸葛亮令送回成都养伤。

郭淮、孙礼败了一阵,又丢了营寨,溃逃百余里才收住阵脚。正进退两难间,忽哨马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武都已被姜维打破。”

礼曰:“如今二郡已失,我们又兵少势孤。不如暂回,再作计议。”

郭淮从之,传令撤军。从此武都、阴平二郡划入汉国版图。

再说关兴一路,伪装成费耀败军混入陈仓城。时郝昭伤重,守将说:“房舍有限,你们住一宿,明早赶紧走。”

关兴满口答应下来,趁夜袭取陈仓城。

当晚,郝昭卧床呻吟,忽报蜀军已入城。他急起身来看,见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郝昭伤口崩裂,当场惊死。

关兴夺下陈仓,一把大火,烧毁此城。一面往诸葛亮处报捷,一面押俘虏往汉中回。

诸葛亮此次北伐,大获全胜。收降俘虏,所得器械、马匹,不计其数;又得武都、阴平二郡,一万户居民共四五万人口。乃班师回汉中。

捷报传入成都,天颜大悦,遣侍中费祎赍诏至汉中。诸葛亮接入营内,焚香礼毕,开诏读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爱征,郭淮遁走;降集氏、羌,复兴二郡:威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抑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诸葛亮接诏,谓费祎曰:“吾国事未成,安可复丞相之职?”

祎曰:“丞相若不受职,拂了天子之意,又冷淡了将士之心。宜且权受。”

诸葛亮方才拜受,祎辞去。众将欢欣鼓舞。

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故。诸葛亮放声大哭,喉咙里淡淡的血腥味传来,一口吐出,鲜血一滩,昏绝于地。

众将惊愕,连忙救起。诸葛亮自此卧床不起。诸将无不伤感。

后人作诗云: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

旬日之后,诸葛亮唤文长、杨仪、姜维等入帐,说:“吾自觉昏沉,不能理事,暂回成都养病。汝等代守汉中,不可有失。”

于是诸葛亮将大军屯于汉中,他返回成都养病。公卿文武出城迎接,送入丞相府中,天子御驾自来问病,命御医调治,日渐痊可。

再说曹真损兵折将,新建陈仓城被毁,武都、阴平二郡又失,勃然大怒,扬言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乃与张合入洛阳见曹睿,说:“蜀兵数次侵界,屡犯关中。若不剿除,必为后患。臣请征调中原兵马。分进汉中,则可大克。”

曹睿问侍中刘晔曰:“子丹劝朕伐蜀,若何?”

晔奏:“大将军之言是也。今若不剿除,后必为大患。陛下便可行之。”

曹睿于是准奏,又对张合说:“前者卿言蜀兵自退,后来果不出所料。为何?”

张合说:“彼若从陈仓入寇,运粮甚便,故臣曾劝大将军,在陈仓道口立城。大将军依计,以郝昭建城并守之。彼若攻此城,只能走小道搬运粮草,极为艰难;加之蜀本小国,又接连用兵,必然困乏:故臣算蜀兵粮草止够一月。”

曹睿说:“爱卿真有先见之明。人常言爱卿是镇国名将,果然名不虚传。”

散朝之后,晔出堂回家,有众官相探,说:“闻天子与公计议兴兵伐蜀,此事如何?”

晔说:“无此事也。蜀有山川之险,非可易图;空费军马之劳,于国无益。”

众官皆默然而出。杨暨入内奏说:“昨闻刘晔劝陛下伐蜀;今日与众臣议,又言不可伐:是欺陛下也。陛下何不下召问罪?”

睿即召刘晔入内,说:“卿劝朕伐蜀;今又言不可。何也?”

晔说:“臣细详之,蜀不可伐。”

睿大笑。少时,杨暨出内。晔奏曰:“臣昨日劝陛下伐蜀,乃国之大事,岂可妄泄于人?夫兵者,诡道也:事未发切宜秘之。”

睿大悟:“卿言是也。”

自此愈加敬重。

旬日内,司马懿入朝,曹睿告知此事。懿奏说:“臣料东吴未敢动兵,今日正可乘此去伐蜀。”

于是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冬,睿拜曹真为伪大司马、征西大都督,司马懿为伪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图谋犯汉。

众人谢恩。司马懿在宛城与襄樊一带募兵筹粮;曹真在邺城与洛阳一带招兵买马,陆续派往关中。

细作报知东吴,孙权经石亭大胜,又见曹魏的军事压力转向西川,打算趁机称帝。

于是一日设朝,百官皆劝孙权登基,权推辞不受。张昭奏曰:“近闻武昌东山,凤凰来仪;大江之中,黄龙屡现。主公德配唐、虞,明并文、武,可即皇帝位,以应民心。”

多官皆说:“子布之言是也。”

遂选定夏四月丙寅日,筑坛于武昌南郊。

是日,百官请权登坛即皇帝位,改黄武八年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伪武烈皇帝,母吴氏为伪武烈皇后,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伪皇太子。命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昭次子张休为太子右弼。

诸葛恪,字元逊,身长七尺,极聪明,善应对。孙权甚爱之。年六岁时,值东吴筵会,诸葛恪随父在座。孙权见诸葛瑾脸长,乃令人牵一头驴来,用粉笔书其面曰:“诸葛子瑜”。

满座嘲笑,诸葛瑾僵在当场。

恪趋至前,取粉笔添二字于其下曰:“诸葛子瑜之驴”。

满座无不惊讶。权大喜,遂将驴赐之。

又一日,大宴官僚,权命恪把盏。巡至张昭面前,昭不饮,说:“此非养老之法也。”

权对恪说:“你能强迫子布喝酒吗?”

恪领命,乃对昭说:“昔姜尚年九十,秉旄仗钺,未尝言老。今临阵之日,先生在后;饮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谓不养老也?”

昭只得强饮。

权因此爱之,故命辅太子。张昭佐孙权,位列三公之上,故以其子张休为太子右弼。又以顾雍为丞相,陆逊为上将军,辅太子守武昌。

权复还建业。百官共议伐魏之策。张昭奏说:“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之。”

权从其言,即令使命星夜入川,来见天子。礼毕,细奏其事。天子遂与公卿商议。众议皆谓孙权僭逆,宜绝其盟好。蒋琬曰:“可令人问于丞相。”

天子即遣使到汉中问诸葛亮。

再说诸葛亮此时探知曹真将大举来犯,日夜准备。文长说:“可借助汉中的地势,在各条山路中建立要塞。拒敌于国门之外。”

诸葛亮点头,在斜谷,子午谷、陈仓道、汉水沿岸,依山傍水构筑大量军事据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又在斜谷、子午谷朝向汉中盆地一侧,建起乐城、汉城两座军事要塞,作为整个防御体系的支撑。

人报天使到,诸葛亮连忙接入,天使告知来意。诸葛亮安顿天使暂歇,独自一人在帐内沉思。

这时杨仪、姜维入见,杨仪说:“常言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今若放任孙权称帝,则我大汉正统性何在?”

姜维说:“孙权前者偷袭荆州,今又僭逆称帝。与其交往无益,不如断绝,以彰正义法统。”

诸葛亮说:“权有僣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多次隐忍,求掎角之援也。今若绝交,其必深恨于我,倘引兵来伐,曹真又即将来攻,我恐难守疆土。国家若承认其帝号,即使东吴不能成为援手,也可使关系和睦。到时我全力对付曹魏,则无东顾之忧,且东吴与曹魏交恶,也可牵制其江淮兵力。故而,不能声讨孙权之罪。”

次日,诸葛亮对天使说:“曹真即将大举来犯。可令人赍礼物入吴作贺,乞遣陆逊兴师伐魏,以牵制司马懿兵力。”

天子准奏,遂令太尉陈震,将名马、玉带、金珠、蜀锦,入吴作贺。

震至东吴,入见孙权,呈上国书。权大喜,设宴相待,打发回蜀。权召陆逊入,告以西蜀约会兴兵伐魏之事。

逊说:“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曹魏倾国灭蜀时,吾可乘虚取中原也。”

于是下令,教荆州各处都要训练人马,择日兴师。

魏国细作报知满宠,满宠连忙上表,说:“东吴孙权僭称帝号,与蜀同盟。今遣陆逊在武昌训练人马,听候调用。只在旦夕,必入寇矣。”

睿闻之大惊,急召司马懿来洛阳商议。懿奏曰:“以臣愚意所料,东吴必不举兵。”

“卿何以知之?”

“孔明尝思报猇亭之仇,今孙权又僭称帝号,实乃切齿之恨。非不欲吞吴,只恐中原乘虚击彼,故暂与东吴结盟。陆逊亦知其意,故假作兴兵之势以应之,实是坐观成败耳。陛下不必防吴,只须全力灭蜀。”

“卿真高见。”曹睿就此安心。

再说陈震回汉中,报知诸葛亮。诸葛亮这次是本土防御,原有的四万运输队也可参战,这就是八万精兵。今又与东吴和睦,可调李严两万军入汉中,则万无一失。

于是诸葛亮教陈震回禀天子,令李严引兵增援汉中。天子准奏,恐李严不从,便升李严为骠骑将军,加中都护,并任命其子李丰为江州大都督,总管东线兵马。

原来刘备在白帝城时,为防东吴入侵,将当时仅存的两万精锐,布置在江州至白帝城一线,交由李严统领。自此,李严就成为坐拥江州一方的大佬,也成为汉国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人物。他曾想把自己控制的几郡单划出来,成为一州,自领州刺史。此方案遭到诸葛亮断然拒绝。

李严怀恨在心。

天子圣旨到江州,李严遵旨谢恩,引两万精兵入汉中。诸葛亮将其布置在汉水沿岸,以挡新城、上庸之敌。这样,汉中的总防御兵力达到十万。

又有能工巧匠改良原有箭弩,献给诸葛亮。诸葛亮仔细查看,此弩下设有一直槽,可装十发箭矢,另安一机木,随手扳机木即可上弦。每发出一箭,则扳机木又上一箭,槽中即少一箭,如此往复,可连射十一发。二十步内,威力巨大,无人能挡。

诸葛亮连连说:“难以置信。”

于是令加紧赶制,全军列装。

此弩在中国一直沿用近两千年,后人将此弩取名为:诸葛连弩。

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八月,曹魏经过大半年的调兵遣将,完成灭汉的一切准备。起大兵四十万,诈称百万,分为四路,合击汉中。

第一路,曹真引十五万军从长安走子午谷,往南郑进发。第二路,司马懿引十万军从宛城,过上庸、新城,溯汉水而上,往南郑进发。第三路,张合引八万军从长安走斜谷,往南郑进发。第四路,郭淮引七万军从雍州走祁山路,往南郑进发。

两川一日数十惊,朝廷勒令仍不安。

诸葛亮召集众将,说:“曹真仗着人多,想用分进合击的办法,鲸吞我汉中。众位有何退敌良策?”

廖化说:“魏兵虽多,然深入山谷狭窄之地,也是无用。我军凭险坚守,有何惧哉?”

子远说:“若只是坚守,敌兵势大,长久消耗下去,迟早会攻入汉中。恐非良策。”吴懿,字子远。

诸葛亮说:“子远言之有理。单纯防守,将陷入被动。敌人既然分兵来犯,我可用少兵拖住其主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变被动为主动。”

子远说:“先击破他哪一路为好呢?”

文长说:“柿子要挑软的捏。郭淮这路最弱,当然要先击破这路。”

诸葛亮笑道:“文长所言甚善。可再联络羌、氏二族与我协同,必能大破郭淮。”

商议已定,遂命王平统五千兵守子午谷各处营寨,以当曹真;命廖化统五千兵守斜谷各处营寨,以当张合;命李严统两万兵守汉水各处营寨,以挡司马懿;关兴统五千兵驻乐城,诸葛亮自统五千兵坐镇汉城,以为预备队;命马岱前往羌、氏族联络,以为应援;命文长,子远引六万精兵出祁山,至武都、阴平二郡,迎战郭淮。众将领命而去。

一场倾国决战即将打响。

相关文章

  • 武侯千古12

    姜维、王平隐蔽在祁山中。曹真抽调大军前往陈仓,二将便分兵袭取武都、阴平而来。 武都、阴平见汉军骤至,连忙闭城坚守,...

  • 武侯千古14

    汉建兴九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出祁山直奔天水郡而来。 行至天水郡卤县界首,祁山堡拦住去路。此堡依山傍水而立,险峻坚...

  • 武侯千古15

    文长在木门道成功伏击张合,与子均来诸葛亮处复命。文长说:“丞相怎知张合必死?” 诸葛亮笑道:“张合乃曹魏宿将。司马...

  • 武侯千古9

    司马懿、张合来见曹真。曹真说:“诸葛亮想要吞掉雍、凉二州。我们必须趁他还没消化完,赶紧与郭淮汇合。可如今却被挡在这...

  • 武侯千古6

    诸葛亮班师回国,孟获率引大小洞主酋长及诸部落,罗拜相送。 金秋九月,前军至泸水,土人在河边祭祀。文长回报诸葛亮,诸...

  • 武侯千古13

    汉魏两国皆调兵遣将,汉中保卫战打响。 曹真一路,在子午谷每前进一步,都遭到汉军将士顽强阻击。汉军依险设围,每围十几...

  • 武侯千古16

    司马懿并未分兵去救东南,诸葛亮乃召集众将说:“司马懿避战不出,是吃定我国小粮少,又转运困难。他既然要拼粮草,那我们...

  • 武侯千古3

    诸葛亮一擒孟获,将其释放。众将上帐说:“孟获乃南蛮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 诸葛亮笑道:“吾擒此...

  • 武侯千古4

    诸葛亮三擒三纵孟获,稳坐四轮小车之上,引轻骑数百在前探路。 前有一河,名曰西洱河,水势虽缓,却无一只船筏。诸葛亮遂...

  • 武侯千古5

    诸葛亮五擒五纵孟获。杨锋父子皆封官爵,重赏洞兵。杨锋等拜谢而去。 孟获等连夜奔回银坑洞。那洞位于三条河水汇合处: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侯千古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bj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