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有一段叫做青春的旅程,当青春碰上军营,便注定了这段旅程的不平凡。
听到接兵干部说,大家快收拾东西准备下车。火车是前一天中午后出发的,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快天亮的时候终于到了W城,站台上的风冷嗖嗖的,呼出的全变成白色的气体,风吹的有些刺骨,不自觉的会跺跺脚把手缩到袖口里。
很长时间都在车厢内没怎么活动,一下子出来又这么冷还真不习惯。各自背着拉着行李,排着队从快捷通道出来,到了出口就有大巴车已经停好了。把行李都装车后,天空已经翻出了鱼肚白。还有其他地方过来的队伍,一起在这里汇聚了,据说还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部队了。
城市的霓虹灯闪烁,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大巴车载着我们渐渐远离喧嚣,穿越市区又经过田野。这里很平,一眼望不到头也看不到一座山,田野间排排笔直的白杨树往后倒,还有一堆堆草垛子也似在列队,风貌和我的家乡完全不一样。
大巴的晃动让我们昏昏欲睡,过了不知道多久,听到一声“大家都活动活动,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到了营门口,热烈欢迎新战友几个大字印在眼前。由远及近的锣鼓声喧天响起,路的两边整整齐齐的站着穿着军装站的笔直的班长骨干们。经过的时候那响彻天际的锣鼓声,此起彼伏的掌声,主干道随处可见的精武爱国的横幅,瞬间感受一番军营神圣、火热与温暖。
主干道快转弯处还有军乐团的兵哥兵姐们奏起了军乐。印象最深的是最前面举着指挥棒的女兵班长,牙齿洁白笑的自信而美,经历过日晒风吹的皮肤自带一点黑色的刚劲,飒爽干练的短发,眼睛笑的弯弯的,却很犀利。心竟然怦怦跳的厉害,那种感觉就是,终于与我的梦中女兵班长奔现了,一眼万年,就是她了。
到了连队楼下,班长们一个劲儿热情的拥过来,拧包的提箱子的,热情的把我们手上的东西轻松的都接走了,一口气上了三楼,嘴里还不忘嘘寒问暖,却没见她们气喘喊累的。
紧接着就是简单调整,给父母报平安,“爸妈,我到了,一切都好,你们放心。”班长们把早已准备好的水一一递给我们,足够一解旅途乏累,然后集合去食堂吃早餐。整洁明亮的食堂里,排排餐桌居然没有对不整齐的。厨艺精湛的老班长,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适合东南西北来的战友,有面条有米饭有还馒头,带来了“家”的味道。
刚坐下,班长乘来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军营有“滚蛋饺子,接风面”的说法。班长说,来到部队,吃的第一顿饭一定有面条;离开部队,吃的最后一顿饭一定是饺子,这已经成为一个不成名的的部队习俗,寓意欢迎新兵、接风洗尘。
回到连队会议室,对物品进行点验,然后分班。没想到那个班长就是我一眼万年的军乐团女兵班长,我简直太幸运了,心中暗暗窃喜。带着自己的物品,跟在班长后面进入了班级,我的班是七班。
班级里已经有几个其他地方先来的战友了,一进门她们都站立起来热心的接过东西。接着就打开提包,班长就开始教我怎么归纳收拾,再看看床上那些早就准备好的被子、床单、鞋柜、盒子......听班长在摆放的时候,一遍遍的耐心指导讲解。看床上和床下的物品在班长和战友的帮助下一一全部放好,太感动了,心里也很温暖,我这算是直接拧包入住了吧。
班长热情和耐心让我看到部队不仅是一个有血性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
恰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人生最美是军旅,军旅难忘兵之初。假如苦累是财富,那新兵连就是一座金库,我们磨砺其中、乐在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