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了翻《为爱成婚》这本书,作者是斯蒂芬妮·孔茨,美国长青州立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和家庭问题的研究,这本书从一个很高角度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这本书的视野很大,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婚姻制度的发展,这样的视野,会帮人更理性地看待婚姻,理解婚姻。
书中介绍了人类社会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的婚姻观念。在古印度,人们就觉得,结婚之前谈恋爱,那是反社会行为。古希腊人,态度稍微温和一点,他们倒不觉得恋爱会伤害别人,只是精神出了点问题。
在古代的希伯来,如果哥哥去世了,弟弟就有义务娶嫂子,好让家族的财产不外流。如果弟弟拒绝,他就得要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要举行一个专门的仪式来表决心。在仪式上,他的嫂子会当着家族长辈的面在他脸上吐口水,唾弃他这种不为家族利益考虑的自私行为。
这些听起来有些奇葩的婚姻制度,回到当时的情境其实都很合理。作者提出,人类之所以需要婚姻,不是为了把繁衍的本能制度化,而是为了建立更广泛的协作。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各种不同的婚姻制度,其实都是某种社会条件下特定的解决方案。
这些制度或者观念,跟个人的意愿其实关系不大,而是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变了。
比如16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出现之前,西欧是农业社会,财富主要来自土地,有土地的人可以开农场、可以收地租;即使家里没有土地的农民,也会全家依附在贵族的土地上,这就导致个人很难脱离家庭独立生存下去,所以婚姻与家庭利益连在一起,不能自己做主。
但是资本主义出现之后,社会产生了很多新的分工,不要求个人困守于土地、家庭。但凡有一门手艺,就可以养活自己,人变得越来越自由。
以前挑选另一半,必须得经过家庭同意,假如家庭不认可,就有可能失去物质上的支持。但是,假如能独立谋生了,至少就不那么依赖家庭了,就有了自主选择结婚对象的物质前提。
婚姻制度的变化是因为社会生产方式变了。
由此联想到中国从古至今的婚姻观念的演变。以前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自立能力,命运一辈子都与丈夫绑定在一起。
女人裹小脚、无才便是德这是给女人的标签。
等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分工明细,社会需要女人的劳动力的时候,少部分女人在婚姻中有了议价权。大部分女人仍然是被动的,女人的角色仍然被定义为要围绕丈夫孩子灶台转。
到如今社会越来越开放,女性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女性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但仍然有为数不少的男性认为做家务带孩子是女人的事,男人去做就是失了男性尊严。
所以在很多公众号情感文谈婚姻和责任时,评论区无一例外的是分成男性和女性两大阵营各自较劲。
从《为爱成婚》这本书的视野来看,婚姻没有一定之规,它只是两性关系的各种协作。
如果社会生产形式发生变化,婚姻观念,家庭责任分配也应与时俱进。
在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的今天,我们希望从婚姻中得到什么?
大概是得到理解和支持。
在婚姻中两性双方,如果能很好的协作,共同承担责任,能互相理解和支持双方的角色,共同促进和发展,那么这样的婚姻再差不会差到哪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