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是人面对困境时做出的心理动作。如果困境解除后,应对没有停止,依然继续,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应对模式,则成为情结。
情结的心理动作本人往往很难意识到,但别人容易看到,它是当下的一股劲,内在不放松。它可以是静态的内在张力(比如撑),也可以是动态的劲(比如抓)。
在意象里,会动的东西总是在重复做一件事,这是应对,比如意象里的妈妈总是在做饭。
此外意象里,正在起作用的用具也象征着应对。比如一个盖着洞口的盖子,盖子底下岩浆滚滚;房子里的自动感应门。
解决情节性应对的方法是顺着应对的劲放松、当下。以抓为例,可以引导“如果不抓会怎么样呢?”,一般它就会松下一点。
对于表征应对的意象,先去体会意象的劲,然后顺着劲放松、放下。也可以与意象对话,比如“你能不能停一下,什么也不做停一下?”。
对于意象中起作用的用具,则要看情形,因为每一个应对的背后都有一个困境,所以要考虑松下来后会发生什么。
比如盖着岩浆的盖子、就要评估一下,岩浆出来之后的后果是否严重。严重的话就不能移除盖子。
再比如意象中的房子的墙由一根木头撑着,如果移除这根木头,房子就可能会坍塌。房子象征的是心房,房子坍塌意味着自我坍塌,这个时候应对就不能解除。
感应自动门的意象象征这个人时时刻刻都是把注意力放在外面。自动门可以在意象中让它停止感应。但停止后,本人会感到不适,需要适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