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简书。
知识经济实战营第二期 第00天
知识经济实战营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加速度加速!
从获知这个信息到报名到入群,都是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的。
千聊付费,加助理微信,填写个人信息……
这里插播一件小事:助理在给我发相关信息的过程中,三次撤销无关信息。
后来聊到这个事,对方说忙晕了。我答复说:一次一件事,慢慢来。
有趣的是对方问:你修行过吗?
作为曾经在互联网公司做过PM的我,深知互联网人的普遍习性。忙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无头苍蝇,而且总是有忙的时候。让人兴奋的是此起彼伏的更新迭代和反馈。大脑始终被“反馈”的游戏机制牢牢牵制着,一天到晚感觉事很多,忙完一天又觉得什么都没做,睡得晚起得晚……
……受邀入群,改群名片,自我介绍。然后各种被/加微信好友。
本群内有很多来自认不同区域的知识人物、内容创业者、从业者,欢迎大家参照以下的样式,自我介绍,相互链接哦…
【姓名】
【城市】
【从事领域】
【一句自我介绍】
【入营后期待收获】
【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
然后是恭候今晚的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依次由方军老师及两位第一期课代表发言分享。
三位分享完毕,接着就有笔记侠整理成笔记如下:
1、金出武雄教授:“科研的成功之道,是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像外行一样思考,简化过程与已有的认知,以结果为导向,发现新思路;像专家一样实践,系统科学地践行。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做知识付费也要特别去用这句话。方军老师对于这个理念的分享很赞。
2、安晓辉(知识经济实战营课代表):“做互联网知识产品,要考虑:我有什么、用户需要什么、平台需要什么,三者交叉出产品定位。”
3、安晓辉:“只有引发改变了,知识产品才有价值。知识+工具(是指从知识中提炼出的工具)只是半成品,通过用户对知识的理解和工具的应用,在他参与进来之后,形成了个人化,完成了他的改变,知识产品的价值就产生了。”(引用了方军老师的一个概念“完美的半成品”)
4、熊志琴(知识经济实战营课代表):“教的方式,也是教的内容。” 实战营才开办两期,就被熊志琴同学称为互联网课程的典范,感谢熊志琴同学的盛誉。
5、熊志琴:“看清趋势的全局,比看清细节更重要。”
6、熊志琴:“即使载体、商业模式等变化了,但是通过内容创造价值,再通过媒介连接用户,最后把价值传递出去,这套媒体的底层规律没有变化。传统媒体人深懂人性,培养出了媒体感,如果再加上在线的内容感、在线的产品设计能力,会擦处一样的火花。新的内容能力要和新的技术、容器相连,因此要补足产品思维和技术思维。”
7、熊志琴:“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即使有一天没有钱,喊一声,也有人会供养他,付费后,你会更爱他,即使你分不清是爱她,还是爱你自己的付出。”
8、熊志琴:“未来,人们的精神文化将获得极大的满足。未来,会从知识付费转向知识服务付费。教育领域将发生革命,现在很多学校教育落后的内容、形式都将被摧枯拉朽地纠正。”
9、熊志琴:“泛教育将到来,既然如此,为何不今天就站上去?”
10、熊志琴:“内容不一定是最好的商业模式,但一定是最低的获客成本。”
by:【笔记侠·方军知识经济实战营2期】柯洲
然后很快(不到手机打完两行字的工夫),又有人(课程助理 小猫妮)生成了整理后的图片:
开营仪式分享提炼笔记紧接着,通讯录图片也出来了。这个就省了吧。
接下来说一些思考和看法:
这个课程不是一个单纯的单向信息传递课程。是一个网状的交互过程。我在写的这篇文章,很可能被其他同学看到,然后完成某种交互。
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忙着不停地拮取“知识成果”,而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运用”。
曾经看过一个武打片,其中有一个人物叫千剑公子。他想成为武林第一,可是他没有自信。因为武林第一是没有标准的。时间一天天过去,一种信念在他的头脑里形成,他觉得如果收天下一千把名剑,就可以承认自己成功,承认自己是武林第一。
从此他就不停的收集,收集。为了收到名剑,他不惜采用最卑劣的手段,终于他收集到了九百九十九把。他非常兴奋,也有点恐惧。为了收集最后一把剑,他将一切都舍弃了,他的人性,他的妻子,他的一切。最后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就在他欣喜若狂庆祝自己达成目标的时候,一把很便宜的剑结束了他短暂的成功。剑是用不杀人的,不是用来收藏的。无论多便宜的剑也一样可以杀人。
互联网时代滋生了很多曝光死的知识,就像很多大棚蔬菜,隔夜就烂掉了。这些信息往往成为很多网民日常的注意力“食物”。很多网友不停地在收集资料,可是得到了却不是学习,而是收藏起来,美其名曰“先收集,以后再看。”“等收全了以后再看。”资料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收藏的。资料是没有收集全的那一天的。另外资料象水果一样,是有其时间性的。这样一直收藏着,也许等你想学习时才发现,它已经腐烂变质,不再有用了。"
……
我们到底应该知道什么?学习什么?
人生的终点都是一样的——死亡,但是在通往终点的路径是各有不同的。如何选择?人类历史上已经有1100亿以上的生命样本,被历史铭记的也有成千上万个特征样本——人物传记/生平故事。从这些样本中我们可以获得大数据分析,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指导我们的人生。
我所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人生只要确定做一件什么事就够了。少数人,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比如蔡志忠,4岁就清楚自己这辈子是来画画的。尼古拉·特斯拉,16岁之前就知道自己将来要做电气工程师,而非继承父业做一位牧师。更多人,需要更多时间去发现这一点。大多数人,则茫茫然一辈子,在迷茫中迷失,在混沌中试错,在匆忙中错过。
虽然很多理念的口号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如何如何,一个人实现过的,其他人具有实现的可能。但,终究来讲,当前的各种结构,决定了人类依然是以金字塔模式建构的——也就是,仍然是少部分人影响着其他人。这少部分人被称为——天才。
那么天才的精髓是什么?历经十多年的思考沉淀,我将其总结为:
天才的精髓,在于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并且知道何为必要的(过滤掉不必要的)。
天才的特性在于有意识地忽略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苏格拉底被认为是一位智者,以至于流传了一个“谣言止于智者”的故事。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像不到……”
“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他的学生察觉情况不妙,不解地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继续说:“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苏格拉底不厌其烦地继续说:“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天才们自发地构建了很多内在的筛子,用以筛取必要的信息。
天才们善于从更长远的角度——终点的角度思考:
这一生,我想活成什么样?
为此,我到底必须知道什么?必须学会什么?
或许,只有从终极的角度思考,我们才不会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我们才会一开始就避开很多盲目的试错,直接奔跑在希望与幸福的旅程上。
是为记。
关注微信公号,了解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