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Rapid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Rapid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作者: YorkSS | 来源:发表于2014-07-09 00:29 被阅读0次

题目:Rapid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for preparative separations with moderate resolution

作者:Still W C, Kahn M, Mitra A

出处: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78, 43(14): 2923-2925.

阅读笔记:

1本文解决了什么问题?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利用硅胶柱分离较多量的混合物,而且成本很低。

2作者为什么能想到这个选题?

有机合成后处理必须用到的方法,不过把它作为一个严肃的课题来研究并发在了JOC上,有点奇怪。

3作者所做实验的内容是什么?

研究了硅胶粒径、洗脱剂流速、硅胶柱直径洗脱体积和分离量的关系等等。

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4.1硅胶的粒径会影响分离效果,以40-63μm为佳,63-200μm的分离效果是最差的,粒径小于40μm用作者的方法不能起到提高分离的作用。

       4.2柱效对于洗脱速率是比较敏感的,相对高的洗脱速率往往能够得到好的分离效果。在作者的分离体系中,2in./min是最佳的。1in=2.54cm。

       4.3作者用紫外检测出来的产物,发现要分离的东西的量增加时峰的宽度变大,分离效果减小。

       4.4下面是具体的操作:

       4.4.1洗脱剂的选择。溶剂要使得分离效果较好,且目标化合物在TLC上的Rf=0.35。

       4.4.2适合直径的柱子。

       选好合适大小的柱子后填充12-15cm干的40-63μm的硅胶,然后加满洗脱剂,加压快速赶出硅胶里所有的空气,然后加样,以5cm/min的速度洗脱。想要的化合物大概5-10min能出来。对于△Rf≥0.15的可以用少于15min的时间分离,△Rf≈0.1也是可能的,严格按照上表来做就好了。

       如果对于分离的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增加要分离的东西的量,可以用50mm的柱子分离10g△Rf≥0.4的混合物。

       如果△Rf≤0.15,可以填更长的柱子比如25cm。

       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初步分离混合物。

       4.4.3填硅胶前,塞团棉花,填完硅胶后,加约3mm厚的Na2SO4,然后加洗脱剂充满柱子。排掉所有的空气是十分重要的。做好上面的,用吸管把样品吸到Na2SO4上层。不要让柱子的上部流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apid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oj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