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每天写1000字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美学与人生的趣味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美学与人生的趣味

作者: 无物永驻 | 来源:发表于2020-07-19 20:14 被阅读0次

    蒋勋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中,以明白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学习艺术的经历,并从生活细微的事物当中,解读了美的真谛。这些经验之谈,胜过枯燥无味的文艺理论。

    诗人华兹华斯说:“一朵微小的花,可以唤起我不能用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心思。”对于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我想,每一个人看到花的时候,都会感觉到花很美,内心会感到由衷的愉悦。

    唐代李白写道:“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云雨枉断肠。”以牡丹比喻杨玉环。“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牡丹,变成了唐朝人对美的寄托和国力的象征。

    而日本对樱花有着特殊的感情,樱花在最绚烂的时刻凋谢,这是这是美学和悲剧的碰撞。三岛由纪夫的作品《金阁寺》中那位和尚,为了将金阁寺的美永恒地留住,选择将金阁寺,付之一炬。

    而在新海诚的电影《秒速五厘米》中,樱花便在这里成为了男女主之间爱情的象征,但也因为其快速的凋落,象征了他们之间最终宿命的悲剧。

    在汉语中“谢”这个字通常与“感谢”一起作为词语应用,所以“凋谢”是对花从开放走向衰败的祝福,或许生命本身便就是美。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没有必要研究美的定义和美的价值。对我们来说最直观的感受便是美能够缓解我们的坏心情,改变我们的情绪。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欣赏一幅画,或者阅读一本文学名著。我们能够从这些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缓解我们的心情和身体的疲惫。这便是美的价值的体现。

    医学能够医治人的生命,法律能够解决社会的纠纷。因此当我们谈到艺术时候,总是不能直观地面对,甚至为艺术的价值和它的实用效益来找寻一个借口,我们只能够告诉他们说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觉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区别让我能够保持独立的精神。

    在阅读了蒋勋的这本书之后,我便可以说生命本身便是美,我们追寻美就是在活出自己生命价值的极限,这便是美的意义。

    美是一种超脱的概念,在追求美的时候会受到社会法律道德的制约而感到压抑,但也是在感受美的时候,我们被限制的潜意识得到了全部的释放。在无意识当中,我们接收到了许多我们平常接收不到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灵感的来源。

    艺术与自由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文学或艺术当中喜欢的对象,通常是我们在现实当中喜欢的,对象的投射。

    但我们将美学拉近现实的时候,我们却感到无所适从。蒋勋在这里讲了一个女学生喜欢梵高的故事。我想起了成语叶公好龙。当那个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的生命当中时,你却会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美与现实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美的事物所描写的都是人在现实当中所经历不到的事情。因此武侠小说中的快意恩仇、爱情小说当中的浪漫唯美,都是人们求而不得的愿望。

    所以美是对人们的情绪进行宣泄的媒介,悲剧引起人恐怖哀怜的情绪以发散,所以哭泣是人们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哭泣之后,内心压抑的情绪会得到了缓解。

    美是纯粹的,但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有着欲望,情感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无法做到纯粹的追求美,但作为一个普通的艺术欣赏者,便能将生活与艺术进行很好的平衡。

    对于某种艺术我们不理解,但是通常都会保持适度的尊重与距离,或者尝试去理解。没有一个人是对美感到厌恶的,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中国的儒家讲究的是社会规范与伦理。但最能代表美的是道家。庄子是一个极度超越自由的人。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一种超脱放下执着的理念。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古典诗词本身具有的高度概括性,能够把人们心中共同的感受进行了大概的表达,即使不能充分理解,也能从中感受到美的愉悦。

    美是不可旁观的,只有真正摄入其中,才会有美的感动。在美当中我们看到了生命最本质的现象。它包含了我们的七情六欲,生老病死,因此悲欣交集。 


    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具体想法已不可考,无论是厌恶官场还是无能为力都不重要,但最合乎人性的解读是陶渊明在儒家入世与道教出世的理念中纠缠,在“心为形役”寻找自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人居在山上便成为了仙,因此陶渊明隐居的地方是一个没有人间烦恼,没有任何杂音的世界,似乎更像是一个修道之人的世界。

    但中国的隐士都与儒家相连,并未完全的超脱,因此他就是一位在家居士。过着的是人间的生活,仍然有着伦理的牵绊,但他自己内心又保持着某个孤独的追求。

    因此“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空上是一个矛盾的融合。这首《饮酒》诗是我们了解最多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现在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因此也会想到一个生活节奏慢的地方,放松下来。

    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一个乌托邦,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但最悲哀的是“后遂无问津者”。人们开始不相信一个超理性的地方,本身的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心中有没有这个向往。或许桃花源并不存在,但我们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个桃花源。

    魏晋时期的清谈经常进行辩论,也会涉及到辩论生命的意义。但都不如陶渊明这样,回到了一个朴素的境界里,将自己所有的知识回忆与体验,放到了生命的总结当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极为巧妙。在现在浮躁的社会,我们追求大量的吸收信息,唯恐忘记了一部分,但这些信息都不一定全是知识,有时候忘记是能够让生命放空放松的方法。

    因此李子柒的生活便为人们所关注,她生活的地方变成为了一个人造的桃花源,被看作是东方美学的代表。但很大程度上是演绎而来的效果,实际上在农村的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劳作的辛苦和信息的屏蔽很快就会将人们的幻想彻底打消,但我们却不可忽视这样的热情。


    在书中蒋勋提到了陶渊明的形与影,也就是谈到了肉体的我与精神的我两部分,并与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论证,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佛家。

    佛家讲轮回讲因果,我更愿意把佛学看作哲学,而不是宗教。如果把哲学如果把佛教看作哲学的话,那么我们看轮回因果关系,就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然之间的万事万物都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书中蒋勋提到了佛教经典中,一个人经过一棵树听到了这棵树里面有呼喊的声音,因为这棵树留着它好几世以前的精神在里面。

    想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仅是一种非常孤独和清高的状态,也是一种人与物之间非常复杂的爱恋关系,所谓的孤影自怜便是我们对另一种生命的怜惜。

    蒋勋谈善与美,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一生需要追寻的意义。人性是复杂的,不能用简单的善或恶来区分。因此社会所标榜的善,并非一定是我们生命中所有追求的善。

    在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善意大多被操纵了,慈善行为沦为作秀,筹款被挪用成为私人所有,伪善成为了作恶的表皮,善是一个伦理上的概念而美是一个艺术上的概念,两者其实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美好的事物中,会包含着善。善恶的事物中也会包含着美,两者是融合的。

    但就像通常所说的那样,我听过了许多大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或许我们能够从书中了解到美和善的定义,但当我们真正去面临抉择的时候,仍然是不容易确定的。我们从蒋勋所讲的故事中感受到的善和美,仅仅是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一部分。

    生命的坚韧不仅在于仁,更在于爱,美如果包含了善的部分,那它一定也包含了爱的部分。如果你不对某个事物感到喜爱。是很难产生美的感觉的。

    庄子喜欢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和我们听到过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着异曲同工的趣味。因此希望追求美过着宁静的生活,不必特地跑到彩云之南,也可以在自己的庭前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这有点像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讲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际,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我更愿意相信追求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与身份地位学识无关。一个文盲看到日出或许能够沉迷,感受到那种阳光的辉煌,庄严的美。而一个知识丰富的学者看到日落只会说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也仅仅是习惯的感叹,并没有看到日落之后,夜幕降临前的那份宁静的美。

    我没有读过红楼梦,但在本书中看到了蒋勋他对红楼梦的部分解读,提到了王熙凤与贾瑞的故事,忽然想到伟大文学中的作品中间都有着共同的一点,悲壮的毁灭性的美,通常给人很大的震撼。

    但人们最为想要的还是团圆式的温馨的结局。这样的美是最为普通的,也是非常难得的,震撼的悲壮的美固然令人感到美的惊奇,生活太苦,人们更愿意尝尝难得的甜。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美学与人生的趣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pr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