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ab861cbf5d565573.jpg)
从科学家到“农民”,他放弃300倍高薪回国,让中国赶超西方!可痛心的事发生了,竟悄无声息...
在介绍他之前,
先来看上面的这张照片。
照片上的人,
面容沧桑、皮肤黝黑,
如果初次见面,
大概每个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农民,
就连他自己都自称是农民。
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位“农民”,
造出了一口世界最牛的“大锅”,
因为它叫:天眼,它震惊了全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8b52bc586567c703.jpg)
天眼,到底有多牛?
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大国重器,苍穹之眼,
是世界上最大,
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
灵敏度高10倍,
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
综合性高10倍,
它一开机,就能收到,
1351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未来可用于捕捉外星生命信号!
2016年天眼刚竣工,
国家总书记就发来贺信,
因为它让中国天文赶超了西方!
可刚刚最痛心的事情发生了,
竟悄无声息,无人问津!
他,就是南仁东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937756e7ce39cf2b.jpg)
1945年,他出生于吉林辽源,
从小就是个妥妥的学霸,
高考时更是以平均98.6分的成绩,
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
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
他也是当地10年间,
唯一考入清华的高材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be4e3114d87b5a59.jpg)
南仁东的成绩单
学业这么牛?
他一定是书呆子吧?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他不仅是学霸,
还是一个浪漫的冒险家。
大学时,他就利用大串联的机会,
从广州到新疆天山,
潇洒游遍大半个中国。
毕业后,正赶上文革,
他被下放到吉林的车间,
他干什么像什么,无所不精,
开山放炮、水道、锻造……
临了还当上了厂里的技术科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92d5aa2f9a5d6331.jpg)
在才艺方面,他也毫不逊色。
刚被下放时,留着一头长发,
活脱脱一副艺术家的气质。
他的绘画水平也十分精湛。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1a3d09515148dee1.jpg)
如此多才多艺的他,
有太多的职业可以选择,
可最终,他却选择了天文……
不是都说天文不好考吗?
有股倔劲的他一定要考。
而没想到,他真的考上了!
大学里照样成绩优异,
毕业后,又派去荷兰,
做了两年访问学者,之后,
日本国立天文台聘他做客座教授,
他还用业余时间创作油画《富士山》,
至今仍被悬挂在该校的大厅里。
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1984年,他开始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
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
主持完成了欧洲及全球网十余次观测。
成了驰骋于国际天文界的一流科学家,
得到了全世界天文界的青睐,
可就在如此辉煌的时候,
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93729a6ee06d9790.jpg)
20世纪90年代中期,
他毅然舍弃高薪,决定回国就任,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
而那时他一年的工资,
仅仅只等于国外一天的工资。
许多人都说他傻,
可他自己心里明白,
科学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有祖国!
1993年,日本东京,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正在进行,
全世界先进国家的科学家们,
都希望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前,
能建造出新一代的射电“大望远镜”,
以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代表中国参会的他,
激动地对身边的同事说:
“咱们也建一个吧。”
就他这一句话,
便开启了一段22年,
仰望星空的浪漫冒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fcbeb5edd82bae87.jpg)
想制造射电“大望远镜”?
那可是上十亿的经费,
90年代的中国哪有这样的条件?
那时,
核心技术遭遇封锁、
关键材料需要攻关,
想建一个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都很难,
可他:竟然还想建一个直径500米,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那可更是难上加难啊!
可他又来起了那股倔劲,
不能放弃,先自己干起来再说。
要比其他国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时效,
选址就是关键。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4ca8e0c5ab7a8982.jpg)
于是他带着咸菜,扛起锄头,
这个曾经深爱西装的海外归国科学家,
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
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
跑遍全国各地,什么荒郊野外都去过,
在祖国西南的一座座大山里冲锋!
山险路难,很多地方,
当地老农都不敢走,他却从不回头,
从1994年到2005年,
为了最好的地址,
他就在祖国各地的奔波中,
度过了11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49d7a239d21bcb77.jpg)
云贵高原喀斯特洼地,成为天眼最终落脚地
边选址,还要边为工程立项奔波。
他清楚地知道,
要建一个500米口径的大家伙,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块头,
需要大资金,
必须得充分论证!尽快立项!
不立项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团队,
没有团队一切都是徒劳。
他无时无刻不在拼命,
他为自己的这个项目起名叫:FAST,
就是希望项目尽快完成。
为了项目材料尽快审批成功,
他逐字逐句推敲,
几乎每天都干到了凌晨。
他满中国各地跑,
没经费就自己掏钱买火车票,
一家挨一家地谈,
在他的努力下,最后立项申请书上,
多出了二十多个合作单位的名字。
就这样,他一个科学家,
又被立项逼成了推销员,
那几年里,无论大会小会、国外国内,
他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
他曾自嘲道:
“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
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985aea078b43b90a.jpg)
度过了举步维艰的最初十年,
FAST项目在世界上渐渐有了名气,
这当然和他的个人影响力也分不开,
2006年,就曾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
世界各国科学家推选他为:
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部主席。
接下来在国内,FAST项目,
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术也有突破性进展。
可到了2006年,立项还是没下来!
在2006年中国科学院会议上,
他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对着所有人说:
第一,我们干了十几年,
没有名分,我们要名分,
FAST到底是有没有可能立项?
这么多人参与了。
第二,我们身无分文,
别人搞大科学工程预研究,
上千万,上亿,我们囊空如洗。
就这样,在他的不断争取下,
历经12年,射电望远镜立项书,
终于提交到最后的国际评审环节。
到了2007年,
国家终于批复了他的立项申请,
2011年,村民搬迁安置完毕,
他心心念念的,
FAST项目终于动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205690bda2d4292d.jpg)
他是FAST项目,
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本可以遥控指挥,
却偏偏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亲自参与工程的每一个部分,
因为来之不易,
他要求就是要做到:尽善尽美。
整个工程中,
他既能上钢架去拧螺丝,
也能用扁铲去削平钢材,
还能在高空梁山上打孔套丝,
更能看试播器调整设备
……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6ffa700adf659899.jpg)
他身边的同事都说:
术业有专攻,在这个项目里,
我们要么不懂天文,要么不懂无线电,
要么不懂金属工艺,要么不会画图,
不懂力学,
这几条能做到一条就算不错了,
可南老偏偏几乎都懂。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f9f06b730772590a.jpg)
可他却说:我谈不上有高尚的追求,
没有特别多的理想,
大部分时间是不得不做。
人总得有个面子吧,
你往办公室一摊,
什么也不做,那不是个事。
我特别怕亏欠别人,国家投了那么多钱,
国际上又有人说你在吹牛皮,
我就得负点责任。
苍天有眼,
他坚守初心,仰望苍穹,
22年如一日地坚持着,
尽管项目需要2亿美金,
尽管随时困难重重,
可在他十几年“太过努力”的付出之后,
2016年9月25日,
中国的天眼,FAST项目,
终于完工!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7641915a8fc640b9.jpg)
消息一出,全中国都沸腾了!
总书记发来贺信,
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全世界也轰动了!
英国媒体报道:
“中国的巨型射电望远镜,
是其远大科学雄心的象征”
其他外国媒体说:
“中国也终于进入了观天时代,
它将持续领先世界二十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69e245f66e0e3ab2.jpg)
古有十年磨一剑,
今有二十年“铸天眼”。
20年,一个人可以干很多事,
开发商能变成首富,
手机能出20多代,
可他用20年,就只干了一件事:
那就是,天眼!
他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
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
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
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天眼工程完美交工了,
可当初热血的他已经苍老,
洪亮的嗓音变得嘶哑,
曾跑遍全中国的双腿已不再矫健。
他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
全部留给了“中国天眼”,
自己却重重地病倒了……
检查出来的是可怕的肺癌,
手术后声音沙哑到几乎说不出话来,
身体更是虚弱得不行,
可他还是坚持飞到贵州,
亲眼见证自己耗费22年心血的,
大科学工程竣工。
而就在天眼投入运行,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2017年9月15日23点多,
由于肺癌病情恶化,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享年,72岁。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7b6c9cfa9da004f0.jpg)
在去世之前,
他只留下了一个简短遗愿:
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
国家天文台随即发布讣告:
遵其遗愿,丧事从简
不举行追悼仪式。
干干净净地来,默默无闻地走,
他留存的是一位科学家的淡泊和风骨。
而此时距离9月25日,
FAST工程一周年庆祝,
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
而他却再也没有等到。
痛心的是,属于他的中科院院士,
如今,刚刚进行到提名完成。
而更痛心的是,他去世的消息,
竟无人问津,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
整个朋友圈、微博,微信上,
铺天盖地竟都是李晨求婚范冰冰。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6677/47c5cf22b498c7ec.jpg)
他报效祖国,无私奉献,
肯定心里也没有渴求过,
能有多少人能知道他、记得他。
可我们却不应该觉得,
这就是理所应当啊。
一个民族,正是有像他这样,
仰望星空的人,
我们的民族才能有希望。
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
有些人的伟大,无需用"院士"证明,
因为苍天有眼,大众有心!
他永远闭上了眼睛,
却为祖国,全人类,
打开了另一只天眼。
英雄已落幕,但却不该被遗忘,
今天就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都记住一个伟大的名字:
南仁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