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八零后,老家在农村,在我的记忆中,真正去追溯自己的启蒙读物,可能要算是自己上幼儿班的课本了。还仿佛记得,幼儿园的课本上面,第一页好像是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姑娘正张大嘴巴,旁边是黑黑粗粗的汉语拼音“a”。
那时候,学校条件不好,教室里没有椅子,学生们要自己在家搬个小板凳去学校坐。我还记得,幼儿园我只上了半年,因为幼儿班的房子在暑假的一次大雨后倒塌了。
后来上一年级,每次发新书,自己都会特别期待,拿到新书后,很快就会把书里感兴趣的课文看上一遍,而且,会用牛皮纸给书包上书皮,听母亲后来跟我说,说我当时可以把语文书从头背到尾,到现在我还记得课文中“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想到这里,很多当时课文的中画面便在脑海中浮现……
再大一点,认得字也多了一些,就会把邻居哥哥姐姐学过的课本当成宝贝,没事就爱跑到人家里串门,为的是翻会儿人家的书。那时候,各家各户都好像很少有课外书,我记得家里唯一的课外书就是两本厚厚的《毛泽东选集》。要是谁有两本连环画,就成了稀罕物,小伙伴们艳羡不已,纷纷凑上前想多瞧上几眼,心里想着,要是自己也能买上几本自己喜欢的去该多好!
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自己第一次买书的情形,那是有一年大年初五,我拿着爸爸给我的压岁钱,自己一个人沿小路跑到了离家五里地的乡里的新华书店,一番挑选之后,一咬牙花了七元五角钱买了我人生第一本书,是一本作文书——《春芽》。一个人走在回来的路上又唱又跳,阳光照耀下,小路四周平整的土地都泛着暖暖的光,远远地传来村子里不绝于耳的鞭炮声,这是“破五”的鞭炮声,看来已是中午了,自己就撒开腿,把书紧紧捂在胸口,风也似的往家跑,这情景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买到书后,爱不释手,既想早点看完,又怕看完,因为看完了就没有了,在那样的矛盾中,还是看的很专注,有小伙伴来叫我出去玩,我会因为她打扰了我看书而生气。
小学时,有时间看书,但没有太多书看,后来上了中学,课业紧张起来,花在课本上的时间更多,很少看课外书。倒是看了一些《中学生阅读》《中学生数理化》之类的杂志,所以,中小学阶段自己并没有看太多书,我一直到现在都觉得自己的读书“童子功”不扎实。
真正开始能接触到大量书籍是在上了师范之后,那时学校里有图书馆,学生可以去借书,于是,我有机会借到了《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家》《春》《秋》等小说,看到令自己动情的情节,会把它抄在本子上。看到《平凡的世界》里,孙少香废寝忘食,忘我地刻苦学习,觉得特别励志,就把它抄下来,每当自己学习有懈怠的时候,就把它拿出来读一读。
那时还很流行在校外租借言情小说,像琼瑶的《水云间》《一帘幽梦》之类的,我也会蹭一些同学的书去看,看的泪水涟涟,哭湿枕巾。不过,我自己没有借过。一是觉得花钱,再则是觉得读这些书,当时觉得过瘾,恨不得变成女主角,但读完之后,好像能回味的不多。
在同学们沉浸在言情小说的时候,我心里其实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有上高中,之前报考师范,也是因为家境不好,父母想让我早点参加工作,便让亲戚和老师做工作,我也知道家里的情况,所以也没有太多坚持。到了师范之后,知道师范没有开英语课,还自己借了高中英语自学,但效果并不好。
还记得,师范二年级的暑假,假期在家无聊,我就把普通话测试的课本拿出来,一个人躲在废弃的东屋大声读词语,读文章,不厌其烦地练习,后来普通话测试成绩很高,后来上班后,经常被学校推荐参加各种优质课比赛,我想也有普通话标准流利的缘故。当时,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觉得想做的什么,闲着不学点什么觉得挺没劲的。
毕业之后,开始在自己村子里的小学上班,也开始参加自学考试,每门课60分及格,我选考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是自己比较喜欢文学,再则是自己的教的是语文,关联度高。
汉语言文学要考《现当代文学选》和《外国文学选》的课程,我特别喜欢这两本书,没事就翻看,这两本书还配的有测试题,测试题里有人物分析题,我也总是读的津津有味,觉得分析的特别透彻到位,对作品的内涵理解的更透彻,因此,这两门课都考了九十多分。说起自学考试,还有一点自己挺得意的地方,就是从大专到本科,总共大约三十多门课吧,都是一次过关的。
上班之余,也偶尔会碰到一些书,比如,去哪个学校监考,碰到人家办公室里有自己感兴趣的书,便会硬着头皮去借。《围城》《鲁迅全集》《张爱玲文集》还有《简爱》《基督山伯爵》等书都是这期间看的,我看书比较杂,也没什么目标,很随性,碰到什么书,觉得有意思就会去看。这期间也浪费了不少时间,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和自己的闺蜜约着逛街,工资也不高,总是货比三家地转,磨破嘴皮子地搞价钱,有时候,逛了一天什么也没买,倒并不觉得可惜,也不觉得浪费时间,还逛的不亦乐乎。
后来回想起来,和闺蜜说起那段时间,才觉得当时的时间浪费的太可惜。当时家里没有什么事,也没有结婚,利用那段周末和假期的闲暇时间,不管学点什么都会让后来的自己充实不少吧!可当时并不明白。
后来,结婚后,到了另外一所学校。学校后来有了图书馆,自己也陆陆续续地看了一部分,但印象并不深。有了孩子之后,忽然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当时有段时间,对心理学方面的书也特别感兴趣。还自己买了考心理咨询师的书,但后来自己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当时就觉得自己太感性,又不擅长劝人宽心,现在想想,这更像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便放置起来,直到现在还躺在书柜里睡大觉。
后来,电子书越来越多,又在手机上看《飘》《了不起的盖茨比》,印象最深的是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看了之后,那段时间很着迷,“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让我在看待很多事情时,不再一味去外部环境寻求爱和喜悦,开始学会内观,探求自己的很多行为和情绪产生的缘由,甚至自己又去了书店,准备买齐“未知”系列的三部曲,但当时书店里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卖完了,便买了另外两本。
后来,偶然的机会,加入了“熊猫学院”——一个线上读书平台,这个平台将一本书的内容进行精简,制作读书卡片,每天阅读时间15分钟,周六复习,周日进行周测。我坚持了197天,读了33本书,涉及社会科学、心理、时间管理、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蒋勋老师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及叔本华的话《人生的智慧》,都是这段时间看的。第一期结束之后,我又接着第二期熊猫学院优势计划的阅读,分两个阶段,第一节19周,第二阶段29周,每周一本书。根据自己的五个性格关键词学习,体谅,纪律,行动和分析。《刻意练习》《亲密关系》《灰犀牛》《狂热分子》《牛奶可乐经济学》,很多书是我平时没机会看到的书,感觉通过学习,自己的知识领域拓展很多,只是由于是电子卡片,本书可能只大致读了一遍,印象并不深刻。但我想它们已经潜移默化到自己的知识系统,多少会对自己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产生影响。
后来,通过选调进城,进了县城的小学,这段时间看了不少的书。后来自己下了简书,开始在简书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并根据我们班的日常,写下了9.6万字的连载《我们这个班》,也因此成了简书原创儿童文学的推荐作者,还有一篇《都来做小老师》发表在了《小学教学》杂志上,目前,在简书已写下23万字,也获得了5258个粉丝,因为要不断输出,也倒逼自己不断输入,需要看更多的书。在这期间,老舍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的《骆驼祥子》他的《骆驼祥子》我连着看了两遍,那段时间觉得写什么都很顺。那段时间特别喜欢一句话,“学习是一种生活状态。”
但近半年来,工作诸事繁杂,觉得无头绪,阅读和写作也搁置了一段时间,自己也比较焦虑迷茫,看到了新网师的招生简章,也明白自己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于是开始着手准备入学材料,希望能够加入。
2020上半年加入了新网师,上学期跟着李镇西老师学习《教育写作》课程,读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以及《幸福比优秀更重要》《陶行知教育名篇》,被他们对教育的赤诚与热忱打动,对教育的思索也很深入。暑期共读《圣经的故事》,不过印象并不深刻,下学期新网师改革课程,进行通识教育,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教育理论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致教师的建议》、魏智渊《教室阅读地图》、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教学勇气》等等,虽然都是节选片段,有些浅尝辄止,但是已经突破了自己的阅读舒适圈,慢慢开始探索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思想更加澄明。
期间也阅读了一些文学书籍余秋雨《山河之书》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但想想还是有些惭愧,这些书读完后,并没有及时整理思绪,书写阅读心得,把更多的写作精力都放在了预习作业上了。寒假期间又共读了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书中对于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进行深入解读,剖开了中国式家庭问题的基本面貌,捕捉到了中国家庭的一些关键,让自己重新审视自己与爱人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观念。
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走走停停,大步流星也好,步履蹒跚也罢,知道自己走在喜欢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