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围城》

作者: 带着面具的陌生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7-30 21:36 被阅读36次

说实话读《围城》是2010年的7月到现在已经6年了,再没拿起来读过。脑海中故事里的人物早已模糊,只是依稀记得一些情节,那么我就小说一下我所理解的《围城》。

刚开始读它,我很讨厌,很嫌弃方渐鸿,觉得他很假,明明肚子没有墨水,却强硬用自己在国外的经历拿出来炫耀;明明自己很糟糕,却又不去改变自己。我觉得他根本就是个笑话,出来搞笑的。《围城》也不过就是钱钟书先生为方渐鸿造了一个桃花园,然后拿来讽刺当时社会的。我虽然这样理解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疑问,很多的不理解,可是在当时也没人可以问。于是只能作罢,将问题留在脑海。

渐渐的长大,对于《围城》也会在偶尔的想起。到如今,我终于有些许的理解。

曾经厌恶的方渐鸿,不就是现在的自己。以为自己读了几本书,去过一些地方,就算了不起了,总想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为自己建了座城,我就是城里的王,不能理解的人不准进入。一个人在城里醉生梦死。

昨天加入了一个阅读的群,群名片都是《文学作品》―人物名称,当时我就傻眼,不停的回忆自己看过的文学作品,想了很久也想起来看过些什么了,只记得《围城》里的方渐鸿了,本来很不想用这个人物的,最后才发现那不就是我么。后来看着大家侃侃而谈,我莫名的心慌了。他们讨论的我好像都不知道。于是我开始想我读了些什么书,突然间发现,大学两年我才读了两本本,高中我也才读了上十本,读的最多的还是初中的阶段,一本接着一本看。原来我离阅读,已经有了几年之遥。

我想,方渐鸿你得开始阅读了,你得开始努力了,不然你不仅成为了了不起的人,你反而会被社会上的背弃。

再说《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学习,工作,生活,不就是如此。

当我把出去写生的照片,一张张传到空间的时候,我的空间顿时沸腾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真爽,你又出去玩了。”“你在那边玩,我却在上课。”“天天旅游,天天浪。”“早知道,我也去读你那专业了。”我想说,要不我们换,我愿意。在武汉上大学的你,有在下着雪的早晨,7点起过床么?有在去山里面,没有午餐,六个人分吃一个苹果么?有饿的不行,吃过过期的方便面么?有寒风吹倒了画板,却还要用冻僵的手指扶起来接着画画么?并没有吧,你还想要和我一样出去写生么?

我们总是这样站在自己的角度,看着他城的风景,一旦有一点的光亮,就想要挤进去。却不知道光亮背后的黑暗。

这也是《围城》啊!

不管你处在哪一座城,不管你处在哪一个位置哈,不管你处在哪一个角落,我都希望,你能充实你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观赏,去眺望,他城。

希望我的《围城》,不是我的《废都》。

相关文章

  • 小谈《围城》

    说实话读《围城》是2010年的7月到现在已经6年了,再没拿起来读过。脑海中故事里的人物早已模糊,只是依稀记得一些情...

  • 谈围城

    第二次翻开,离初次想是已有大抵八九年了,第一遍读笑嘻嘻,什么也没进心里,读完了,也就丢角落了,如光阴的尘埃,一并静...

  • 谈围城

    本人高二学生,今天买了本围城,我想了解了解各位书友对此书内容的评价

  • 再读围城——浅酌小谈

    “我们常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当作写作才能。” ...

  • 乱谈《围城》

    “我觉得方渐鸿挺帅的了。”回家半路上我跟我妈说,老妈没搭下茬。“哈哈哈哈你是不是没看过围城”我想刺探一下老妈,“那...

  • 《围城》初谈

    观《围城》所感 这是一本我一直想看并且十分期待的书。那句“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也是引诱我的原因之一。...

  • 小围城

    当夏日的风还摇曳着六月的风铃,栀子花已经被时间偷走了它的香。知了的叫声被风吹的一浪高过一浪,林荫道旁的梧桐...

  • 小围城

    (一) 正月的风冷得犀利,像刀子——从爸爸的车上跳下来,嘉伊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寒风一煞,冻得哆嗦,几秒钟前还睡眼...

  • 小围城

    钱锺书先生把婚姻比作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我不知婚姻是什么,至少不知怎样去定义它...

  • 只想在兵荒马乱的现在找个人(中上)

    《围城》里说婚姻就是围城,围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城外的想进来。 这话对小颜来说也一样。她觉得爱情就像围城,没进去的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谈《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yt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