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获得生存能力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传授获得的,即理论;另一个是靠自己实践获得的,即经验。
理论和经验区别和联系在哪?
理论来自学习,经验来自实践。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这叫“学院派”,就是所谓的老师和教授,理论很深厚,但欠缺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还有一种,实践经验很丰富,但理论高度欠缺,这部分叫“实战派”,这是很多人推崇的。
不过,这种实践者也有短板,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这种人很难做大做久,这种历史上叫“土匪”,土匪实践能力很强,但遇到专业正规军立马就败下阵来。
无论学什么,想达到一定高度,就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只有这样,你才会对一些问题有更加深入透彻的分析,就好比我写《生存法则》一样,既有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的案例。
最近,有多朋友询问语言表达的问题,都觉得自己说话太啰嗦,缺乏逻辑,思路也不清晰,最重要的是无法抓住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修正。
早年间,我也有这样的问题,后来我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我的语言表达精进了不少。
在训练语言表达的时候,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单》,上面有一个训练方法很好,具体方法如下:强迫自己无论多复杂和多少种问题,必须在三秒钟、二十个字内说清楚,每次电话的时间不超过三分钟,见面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强迫自己与任何人沟通之前,通过观察他身边的细节,三句话内必须说出他最关心的话题,并为此次对话的目的服务。
强迫自己能不自己处理的事情就不处理,只做那些缺自己不可的事务。
简单不?
有些事只有自己做过才知道其中的难易。
试试吧?
今天分享《生存法则》的第一条:物竞天择。什么是“物竞”?
草原上的羚羊为什么会飞奔?
因为狮子来了,跑的慢的就会被吃掉、被淘汰,跑的快就会活下来。
其实,不光是现在,自古人类历史以来,不同朝代的人都会感到生存的压力,因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竞争的,既然有竞争就有淘汰,这就是“物竞”。
有朋友曾问我:“为什么我的销售业绩不好?”
我回答:“缺乏生存的野性。”
他:“不明白!”
我:“打个比方,你去顾客那里卖产品,结果遇到一个竞争者,竞争者是个女性,她给你诉苦,你还会跟她抢客户吗?”
他:“和女人抢客户,那还是男人嘛?”
我:“说的挺有道理,你这么想的在市场上基本都消失了,说的直白点就是竞争失败被淘汰了。”
我接着说:“在市场上,无所谓男女老少,只有成功和失败,只看结果。只要在合法的情况下,没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就三个字:玩命干。你成交了你就活下来了,如果你看着别人成交了,你就被淘汰了。”
我再一个更加实在的例子。
有一天狼抓住了一只羊,羊说:“你别吃我,我还有小羊要喂养。”
旁白:狼会不会真的就不吃羊呢?(铁定不会)
狼说:“我不吃你吃啥啊?难道吃草吗?”
旁白:狼的胃只能消化肉不能消化草。
结果狼一口咬破羊的脖子,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瞎羊的眼睛,羊奋力挣扎,后面动着动着就不动了,最后被狼一口一口给吃掉了。
小羊呢?
也成了狼的盘中餐。
残忍不?
很残忍!
但如果狼不吃掉羊,狼就会活活饿死...
这就是世间的规律,谁也无法对抗,所以我说了一句话:人在这个社会上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你是把刀,去切别人,要么你是食物,被别人切。请问你愿意选择哪种?
什么是“天择”?
天就是自然界,择就是选择,也就是说,竞争胜出者生存,竞争失败者被淘汰。
记住:竞争是自然界的常态,也是人类的常态,生存就是竞争。生存不但是自然界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竞争,不但是自然界的宿命,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挑战。
对于这种挑战,你做好准备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