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醒的企业
用七项素质将清醒的员工和不清醒的员工区分开来。
前三项是性格特征:无条件的责任感、本性的正直和本体的谦逊。
接下来的三项是人际交往技能:真实实现卓越管理的必备条件、真诚的沟通、建设性的协商和完美的协调。
第七项素质是前六项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情感掌控。
优秀的领导力是实现卓越管理的必备条件,他需要展示出称职的认知和技术能力,还需要践行清醒的领导方式。
每个组织都有三个纬度:非个人层面、工作或“它”;人际层面、关系或“我们”;个人层面、自我或“我”。
非个人层面包括技术方面的因素,研究的是组织的效能、效率和可靠性。人际层面包括关系方面的因素,研究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信任和尊重。个人层面包括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因素。
清醒的文化包括共同的目标、信仰、惯例、需求或价值观。
非清醒的态度源于三种态度:无条件的指责、本性的自私、本性的傲慢。不清醒互动——操纵性沟通、自恋式协商、粗心的协调。不清醒的反应——反应无能。
二、无条件的责任感
反应能力是指对某种情况作出反应的能力,直接表现了我们的理性、意志和自由。
受害者与参与者:受害者只关注他无法影响的因素。参与者只关注自己可以影响的因素,知道如何获取无条件的自由,任何情况下参与者都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尽力而为。不论是何挑战,他都具备反应能力。
三、本性的正直
本性的正直令你增强实力、自信心。每一种行动都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获得理想的结果而行动;其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而行动。
取得超越胜负的成功。正直作为指导原则要优于成功,原因有两点:首先正直暗示着追求卓越;其次对正直的解读要比成功更加宽泛。
由外而内还是由内而外,这是根本性的视角转换——由外而内的生活试图用身外之物来填补内心空虚的黑洞。由内而外的生活向世界展现着内心喷涌而出的无限价值。
四、本体的谦逊
控制者和学习者
控制者的自尊有赖于其正确性,排除异己;学习者的自尊有赖于开放的心态,鼓励各抒己见,求以共识。
剖析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形成不同的解读、感受、看法和行动。我们使用四种过滤程序来进行剖析:生理——限制感知;语言——交流并协调行动;文化——简化了有效应对机制的传播,同时限制了对新机制的探索。
心智模型的两种截然不同相反类型及其后果:
互助学习模型基于三种假设建立——我的理性是有限的、其他视角有补充作用、犯错是学习的机会。
这三个假设形成了五种策略:
一致同意制定目标与策略;与他人共赢;分享你的观点,倾听他人的观点;通过自由和知情的选择充分利用内部承诺;认可情感的合理性。
单边控制模型也基于三种假设建立——我是绝对理性的、别人不是理性的、犯错就应该接受惩罚。
这些假设导致了五种策略:
单方面制定目标;压倒别人;操纵信息;借用外力威胁;压抑情感。
五、真诚的沟通
高难度对话:所有对话都包含三方面:工作、关系、自我。
让对话变得简单,我们需要假设每个人都能为对方提供重要信息。有五种相互了解的目标:了解他们的说法;表达你的观点和感受;共同处理情况;为对话创造互相尊重的语境;确保拥有合适的对话环境。
有益表达的指导原则:寻找共同立场;提供事实;承认自己的观点;提出行动建议;确保理解;接受质疑。
六、建设性协商
冲突有三个必要因素:分歧、短缺、所有权纠纷。
解决冲突:个人/人际层面:个人准备——研究立场,分析清楚真正的需求和愿望;确定你的最佳替代方案;确定流程;角色转换;对话达成一致。
业务共识:寻找根本利益;集思广益;协商和筛选;结果共识;过程共识;避免使诈;追求最差;执行承诺;评估与学习。
七、完美协调
明白隐晦要求有多危险的人们更容易承担被拒绝的风险,明确提出要求,为此以下因素缺一不可:表达——使接收者听到并理解;请求者;接收者;标准;要求;协议。
6种确定的答复:“是的,我保证”;“不,我无法承诺”;“我需要澄清”;“我承诺(在特定日期之前)给出答复”;“我的接受是有条件的”;“我来提另一项建议给你把”。
完美的赞许是公开、直接、具体、充满敬意的。
八、情感控制
我们如何加强情感掌控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情感是什么及其作用方式。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到情感是一双双刃剑:一方面,情感会导致我们的思考过程出现偏差;一方面,没有情感,我们便没有思考的理由。
再次,我们需要设法利用情感中蕴含的强大信息,同时不被情感支配。
最后,我们需要培养冷静的性格以便在身处艰难局面时能保持集中注意力。
管理情感应该具备五种基本能力:自我意识、自我接受、自我调节、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
三种最重要的认知扭曲——受害者情结、混淆、评判。
宽恕不是赦免不良行为,而是选择放弃怨恨,摆脱愤怒惯性,活在当下的追求。
自我掌控与掌控他人情感的五种能力一一对应:识别、接受、缓和、询问和倾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