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参加了一个沙盘活动,也是一次新的体验。
虽然以前上学的时候也玩过沙盘,但是好像机会不太多,毕业很多年后,就没有玩过了。
说来也神奇,这个活动的发起是一个手工工作室的小姐姐,她是搞艺术的,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偶然的机会在网上认识了今天活动的带领者,一起策划了这次活动。
因为下大雨,我想着自己开车方便点,结果停车不方便,在附近找车位转悠了半小时,时不时一阵大暴雨的架势我本来都想说我不去了,还好,最后在附近找到车位,下车的时候雨刚好停了。
参加活动的时候也还在知识分享环节,没开始活动,还好没放弃,来参加了。
第一个互动环节,是看一张哪吒的卡通图片,描述他的10个特征。
就是这种投射的测试或者说是游戏,总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因为“咨询师”可以根据这些词来说出你的投射,猜测你的状态,虽然也不一定准,但是总会有些泛泛而谈的东西,命中率高。
我写的词是:尴尬、孤单、坚强、倔强、乐观、机灵、勇敢、聪明、内向、洒脱、无所畏惧、敢于承担。
我又听到一些来自陌生人对的描述是我喜欢的词,“你们看她的外表就挺像她写的这几个词的,乐观、机灵、洒脱”,有点胡说八道但是让人很爱听的感觉。
“敢于承担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自己好一点,你会没那么孤单”
……
自己写的时候,感觉会比较难想到10个词,但是听到其他人写的词之后,会发现,人和人是真的很不一样呢,投射也真的很有意思。
当我们充满防御的时候,借助各种各样的工具,也许可以帮我们更容易地发现自己的潜意识?
什么沙盘、欧卡、绘画都可以让这个探索了解自己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有趣,不失为值得体验的尝试。
但是选对咨询师还是很重要的。
昨天活动结束后,我又留下来跟咨询师聊了很久,因为一开始迟到了,错过了他的自我介绍部分,就先看了一下,发现他才25,就觉得啊,啊,好年轻!看看学校,似乎也不是什么厉害的学校,马来西亚大学在读,可人在国内!如果说是深大的我可能还觉得更好一点。
就是很佩服他们这样的人,可以这么自信。
昨天写完描述哪吒的词之后,是选一个沙具表达自己的内心,明明前面都是各种自我潜意识的投射,最后的落脚点居然是放一个关于达克效应的视频,然后分享了一张认知曲线图。
让我觉得这个衔接很奇怪,不是很能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201/aad3b481c4c76dc0.png)
最后交流的时候,我也提出了这个疑问,真的有人会常常觉得自己很厉害或者不厉害吗,难道人对于自己的了解不是包含各个方面的吗,但是得到的回答我也没有很满意不记得他说了什么。
现在想想,可能是昨天我对于这个认知曲线图的理解狭隘了。这个理论的实验,来自于对知识的了解认知,但是当他变成了一个理论,就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这个认知,不光是对某些知识、新事物,也可以是对自己的了解和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