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理论是由ray通过“无据推证”的思维方式推导的理论,多有强行推理,移花接木之处,敬请家长指引。
近段时间胡思乱想,仿照《三体》的“黑暗森林”理论推导了一个“蛋糕理论”,不妨分享出来博大家一笑。蛋糕理论由两条公理和三个关键词组成:
第一公理:人的精力是需要被消耗的。
第二公理:人的信息接收量存在阈值。
关键字:思考,自我满足,信息爆炸。
首先,为什么取名为“蛋糕理论”?两个星期前我陪母亲参加一个烘培兴趣班。课听了一半,才发现当天所学与所预期截然不同:当天所做的蛋糕竟然不会用到面粉,原材料只是一些调味品,糖,奶油。这才恍然大悟吃蛋糕吃不饱不是因为自己胃口太大,而是这类蛋糕压根就不是为了让我吃饱的。
morefoods摩坊 周六兴趣班
至于“蛋糕理论“怎么理解,待我细细道来。
首先我想要引出的第一个问题,是现代人的“信息获取方式”。而我们现在最直接,信息量最大的获取方式就是手机。
所以我粗略记录一下自己玩手机的频率:
1.早上上厕所
浏览新闻
2.路上
只要空闲就会掏出来玩,看各种资讯
3.吃饭前半小时
mono上看文章
4.饭后半小时
瞎逛
5.晚饭前半小时
知乎上找段子
6.饭后
综艺,球赛集锦
Plus:一天之中出现需要等待,无事可做之时基本上都会掏出手机。
看完记录我不禁好奇,在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甚至还没有手机可用的岁月,我是怎么度过这些无聊时光的?
涌现在我脑子里的第一个词是“思考”,准确来说是“瞎想”。小时候抓着一个原型的簸箕,我会以簸箕为方向盘,左右打转,想像一个赛车界新星的冉冉升起。也会想两天前我要怎么做,才能做了坏事又不被老师发现,不落得被点名道姓破口大骂,拿了处分悬挂示众的下场。
第二个词是“没事找事”。我这么无聊,可容不得他人窃窃自乐,我要东张西望,看看别人都在干什么。要是觉得他人做的事有趣,免不了东问西问。性子起了还要纠缠人家,劳烦别人加自己一份。还有一种“没事找事”,是明知自己力量所不及,但闲着也是闲着,便不自量力虎山行,例如做个公众号。
所以几年前信息接受量少的时候也不见得我会过的很凄惨,但在这个通讯用微信,学习用知乎,杀时间用抖音的时代,我是不是就没法脱离我的锤子pro 2智能手机了呢?不走寻常路如我曾在大二的时候做过试验:出门只用小灵通,得空才拿出智能机换卡看微信,事务照样处理井井有条,还能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做猎头期间,老大便要求我说:“做猎头要打电话而不是用微信来你侬我侬。”其实说的很对,电话5分钟就能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微信上要断断续续说半小时,所以需要在微信上沟通的事真的是重要且紧急的吗?
根据“无据推证”,我觉得可以对自己草草地下一个结论:我变懒了。信息爆炸时代接收信息方式五花八门,门槛近乎为零。每天都能接收到公知,大V已经整理好的知识,我还花那么多时间苦思冥想岂不是效率低下。每天都能在网上看到那么多新鲜有趣的资讯,自己再去做“想象未来,回顾过去,无中生有,自娱自乐”的事是不是太耗费脑力了。在提倡“科技改变生活”的今天,用更短的时间做更高效的事情不应是正确的吗?
我在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一个值得我们如此这般推崇的概念吗?我曾为自己抓紧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而骄傲,但回顾我使用手机的一天,已经有大量而且连续的时间花在进行碎片化内容的阅读上,所谓碎片化已经名不副实,相对应的传统阅读时间早已被挤压殆尽。而我在所谓碎片化的时间里,也会频繁被“诱人”的app推送,“震惊”的弹窗打扰,碎片化阅读所获取的是“知识”还是“流量”不得而知。
然而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做碎片化的阅读,效果能够如期望般好吗?已经被整理出来的结论背后是提供者严谨的思维推理和对应的知识储备,虽然我们能读懂结论,但是缺乏对结论使用边界,推导过程的认知。想要去用这个结论也只会束手束脚。但我们以为“我们已经获取了知识”会让我们产生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阻挡我们进一步探寻知识背后的诡异复杂的知识结构,只能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
满足感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信息接收阈值。我怀疑人的信息接收量是存在阈值的(也可能是我瞎编乱造),可体现在“长时间学习后什么字都看不进去”“刷了两个小时微博,感觉没有什么能让自己提起兴趣的了”,也可体现在看书,学习前看一会儿知乎,看完之后学习兴致全无。在此基础上我再次怀疑并“无据推定”,当碎片化阅读,信息流已经填满了一个人当天的信息接收量,人会产生满足感,会自我安慰“今天已经学到了各种各样有用的知识,了解到足够多的社会资讯”,从而阻挡“慢而苦”的“思考,学习”的获取方式,进而削弱求索能力。
最近我也在反思,“慢”对我来说是不是已经成为贬义词,因为我恐惧“慢”。等待,无事可做的时候,我需要立即拿出手机,以让大脑处于开放接受信息但并不运转的状态。早已沉不下读书的心,不愿在书中慢慢求索,因为可以直接吸收已经整理出来的“二手知识”。相比于苦心钻研后大器晚成,我奉承“出名要趁早”的原则,我的焦虑要求我不能“慢”。
但理性分析,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比起精致,可口的蛋糕,我还是想吃用面粉做的蛋糕,虽然不够精致,但是能吃饱,有能量。
你再回头看看蛋糕理论,是不是看懂了我想瞎编些什么?
-END-
欢迎关注“书读了没”,微信号:shuduleme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