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一个关于广东高职老师上课没收学生手机被学生“锁喉”两次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这个激烈的场面足以引起了我们对教育领域的深思。据报道,这起事件于10月9日,发生在广东一公立高职院校的机电学院。在视频中看起来,老师显示发现了该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然后就把他的手机没收了。然而这个被没收手机的男生十分固执,他不顾其他同学的阻拦,一心想要将被老师没收的手机夺回。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在拉扯中,他两次对老师进行了“锁喉”的行为,直到被其他同学拉开。
我在想,我们哪里出了问题?仅仅只是学生的问题吗?
首先我们来看,这是一所高职院校,据我所知,高职院校应该没有禁止学生带手机,也应该允许在教室使用手机。
那么既然是允许,为什么上课玩就没收了呢?是否影响到了其他同学呢?是否有相关的手机使用规定呢?如果没有,那么就是老师耍流氓。
其次,读高职的学生大概也都有十八岁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成年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他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此负责,比如在课堂上玩手机影响到同学听课,接受相关的处罚;同时,他也有权不听自己不喜欢的课,但是也要承担因为没有听课造成的学业上的问题。显然老师不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侵犯学生的权益,同样是在耍流氓。
第三,有人说这是因为老师负责,是为了学生好。
真的是因为负责,因为对学生好吗?如果这个学生不是他的学生,或者不在他的课上玩手机,甚至连他学校的学生都不是,这个老师还会管吗?显而易见,不会。甚至于学生毕业以后怎样,大多也不在关注了。那么,这个老师只是因为这个学生上课玩手机没学到知识而生气吗?没收手机只是希望他好好学习吗?我想,更多的或许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维护自己是老师这个身份罢了。如此,这个老师不是耍流氓吗?
如果真的是懂学生的老师,懂年轻人的那点脸皮的事,一定不会这样做。
首先,他会反思自己,自己的课为什学生不喜欢听,还会私下与学生交流沟通,找出问题所在,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应该是为学生而设计的。
其次,面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一定会给足学生面子——选择善意提醒,课下沟通。自己一把年纪了,那点脸皮算什么。我们老师不必太把自己当回事,如果我们受点“委屈”,用我们的处理方式给学生当示范,学生有所改变,不也挺好。当然,也有学生是无法改变的,那我们更没必要置气了,放过学生,即是放过自己。
第三,他一定知道在矛盾已经爆发的时候,不要火上浇油。在没收手机那一刻,学生情绪上来了,还给他就好了嘛,非得要讲那点师道尊严,死活不肯低头。十八岁的小伙,火气比你更旺,更加天不怕地不怕,甚至可以跟你拼命。
类似于这样的师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声,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老师缺少边界意识——面对什么样年纪的学生,我们哪些事该换,哪些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些事可以完全不管。千万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其实是想要控制学生,想让学生听你的,满足你的控制欲。
师生之间应该有一个自由的空间,有了这样的自由的空间,学生才会思考,才会进步,才会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