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学生们上了一节心理健康课,告诉他们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果然他们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日子。
首先探讨心理健康的标准。什么是真正的健康?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来看,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那么心理健康又指的是什么呢?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不少学生都会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但又说不出什么来。
接下来分组讨论心理健康的标准。同学们讨论地很热烈。选了几组代表上去汇报。他们都说开开心心的就是心理健康。然后我出示了心理学专家给出的几点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对其的理解。个别同学对其中的标准有一些疑问,我给他们做了些解答。
下一部分讲讲常见的心理困扰,例如压力或是焦虑心理,厌学心理,人际冲突心理。跟他们分享了我的心理困扰,我举了我高考前焦虑失眠的例子,也得到了部分同学的共鸣,有些学优生也说自己考前会焦虑,睡不着觉。
然后讲心理状态的评估。心理状态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心理正常又分为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告诉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处于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中间的,极少数人处于极端部分。
最后一部分讲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的状态,比如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积极与人交流,排解心理压力,积极参加体育项目。
最有一点很重要,如果感到异常,要及时寻找专业求助。
这节心理课我感觉上的比较成功,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上同学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下课时不少学生过来告诉我他们的心理困惑,比如每天都很晚才能睡着,早上不想起来。有的同学说被爸妈批评后感觉想死等等。这些都是我接下来可以去工作的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