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侯乙玉器

曾侯乙玉器

作者: 霞光四射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06:45 被阅读0次
曾侯乙玉器

相对来说,曾侯乙墓出土玉器的数量并不算多。但这些战国早期的古代玉器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数量不多,但却非常的精美。

一些美轮美奂的战国玉器,让人难以置信竟然出自距今二千四百多年前古人之手。在那个生产力水平极低下的时代,如此精美绝伦的治玉技艺。即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其加工难度之巨大依然超乎想像。因此,曾侯乙墓玉器让每一个欣赏者都不由得心悦诚服、叹为观止。

从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艺术层面分析,曾国玉器的艺术风格受到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祭祀礼仪用玉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同时也受到近邻荆楚文化的深深影响,很多玉器具有楚国艺术的风格。

曾侯乙墓玉器以配饰为主,出现很多璜、珩、佩等玉器。因此,在鉴赏曾国玉器时,可以同时反映出中原玉器和荆楚玉器的影子。

这个时期的玉雕工艺,无论是浅浮雕、透雕,还是阴线雕刻,均雕刻得精益求精。

特别是那张口挺胸,大幅度地扭动身躯的龙凤造型。凸显出一种刚健有力、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力度。

可以说战国玉器工艺的精细程度,在中国玉器史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最具有代表性的且最为精美的是多节龙凤纹佩。这是一件战国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玉佩玉料细腻,工艺精湛,通体长达四十八厘米,使用五块和田玉料琢制而成。器表分别雕琢有龙,凤等纹佩。同时集阴,浮雕、镂雕、接榫,碾磨于一体。工艺复杂且难度极大,充分代表了战国早期顶级治玉水平。

通过这些曾侯乙墓出土的珍贵玉器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玉器的发展可谓是中国玉器史上的一大辉煌,而对于之后的汉代玉器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精美的多节龙凤纹佩,战国早期艺术珍品 素面玉琮 璧玉 璧玉,用为礼器 玉琀 素面玉璜 素面玉璜 素面玉璜 素面玉璜 玉韘 素面玉环,古文玉环 鸟形玉佩

相关文章

  • 曾侯乙玉器

    相对来说,曾侯乙墓出土玉器的数量并不算多。但这些战国早期的古代玉器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数量不多,但却非常的精美...

  • 古代最为精湛的技艺:玉镂雕活环龙纹挂饰

    玉镂雕活环龙纹挂饰,战国玉器,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这是一串可卷折亦可展开的玉佩,采用活环套链工艺,全...

  • 文化的富有

    ——观《国家宝藏》有感 曾侯乙编钟 战国时期,楚王赠送给曾国的国君——曾侯乙一些青铜,曾侯乙全部拿来制造编钟了——...

  • 曾侯乙青铜器

    1 曾侯乙尊盘 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工艺达到了巅峰,非常的精美。现在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

  • 曾侯乙编钟

    在《中国音乐浅话》中发现可以用二维码扫来听,愿朋友们一边了解曾侯乙编钟,一边聆听那来自近2500年前的声音!你一定...

  • 曾侯乙编钟

    摘自《国家宝藏》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主要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

  • 曾侯乙编钟

    三八那天朋友胖姐约我一起来参观博物馆,我俩都没有来过。怀着好奇的心情想见识里面的宝贝。博物馆不需要门票,刷身份证过...

  • 骑行笔记 | 曾侯乙编钟敲响两千多年前的音乐,兼谈礼乐

    提到曾侯乙墓,恐怕最为声名远扬的文物应当就是曾侯乙编钟了吧。编钟很可能最早由铙(音同挠)发展而来,铙又被称为执钟,...

  • 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曾侯乙编钟 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

  • 书评 | 《有温度的手艺》:唯有匠心,不负光阴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人们都会为曾侯乙编钟所震撼。作为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侯乙玉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t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