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二天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二天

作者: 一些胡言乱语 | 来源:发表于2021-11-23 22:01 被阅读0次

书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英】罗伯特·戴博德

阅读进度:第 5-7章(36-76页)

阅读用时:45分

金句摘抄:

1、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的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阅读收获:

1、儿童的自我状态是如何形成的?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当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而当我们成年后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2、儿童的自我状态分为哪两种类型?

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3、孩子的顺从行为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严厉和挑剔,在孩子看来,他们的父母非常强大而他们自己又非常弱小和无助,无法反抗父母,为了更好的生存,他们被迫顺从,不与父母争辩,照着他们说的去做,同意他们的想法,孩子们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他们的父母,将自己的自然行为调整到最能适应父母现状的行为,就一步步产生了顺从。

4、适应型儿童如何处理愤怒情绪?

他们将愤怒情绪积压在心底,甚至意识不到愤怒;他们不敢承认愤怒,害怕受到责罚,将积压在心中的愤怒转化为内疚,对自己自责。

相关文章

  • 简更120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罗伯特·戴博德(Rober...

  • 读书打卡

    今日所读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笔记输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的是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蛤蟆去看心理医生...

  • 2020-12-0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2020-11-3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明白了教学中的困惑

    最近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对我感触很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主要是讲蛤蟆先生得了抑郁症,在...

  • 从小大人就是教他这样回答

    昨天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到下面这段话中: “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挺好的,谢谢你。”蛤蟆回答。他...

  • 2021读书记007:童年里的深刻

    ——读《柳林风声》有感 读《柳林风声》是在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之后。也许有一种先入为主,对于蛤蟆先生...

  • 2022-01-02

    阅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随感》998(-3)2022-08-10

    今天在付老师群里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到了11章,“蛤蟆先生的选择”。在这一章里,蛤蟆先生开始痛苦的...

  • 我也是蛤蟆先生

    最近读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感觉自己就是蛤蟆先生。 我跟蛤蟆先生一样可爱,也跟蛤蟆先生一样抑郁,但就是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二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uo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