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他们过年不能回家,早上抽空去女儿新房帮她整理了一下房间,年前基本是不会再去了。
回来路过置业大厦,顺便买了胡记手工烧饼,胡记的烧饼还像从前的模样,只是价格翻了多少翻了。回到家,便忙打开纸袋,和母亲一人一个,去寻找从前的味道。或许还是从前的味道,但是却品不出那股子香味儿了。
烧饼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小时候也不是常常能吃,只有每年春游,烧饼和甘蔗是我的必选。终于有一次,我跟父亲抗议,为什么每次都是烧饼,我也要带饼干。那一次,父亲破例给我买了饼干,小圆饼干,足足一斤,那一顿吃的我从此再不想吃饼干了。
我们家在那个年代,父母都上班拿工资,父亲还是干部,当时条件应该算是比较好的,但是母亲从不舍得带我们下个馆子,吃碗馄饨,每餐多是素食,只有过年才有大鱼大肉。好在那个年龄是贪玩的年龄,对吃的兴趣也止于不见美食,所以母亲的拿手菜基本是小炒和烧鱼。
我知道母亲的拮据原因,家里那些个源源不断的家乡人,还有一个接一个的舅舅小姨们,表兄弟姐妹们,他们来的目的便是想要母亲接济点,而母亲定也不会让他们失望,所以,家里人来人往,而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紧。父亲从不过问家里经济,只管每月按时上缴工资。所以每回去老家,家里人提到母亲就竖大拇指,讲母亲是好人。
现在生活好了,烧饼不再是美味了,餐桌上不再是素食小炒了,但是却不再有家乡人来访,甚至那些亲戚们也是少见了,难怪母亲常常叹息,做人没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