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以后,对很多人,来说是自由,是放纵后的享受,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一碗热饭。天黑以后,有很多很多想在白天声讨和赞美的话,只有憋到天黑以后了。因为天黑以后,只属于我自己。
聊起沟通,聊起读书,再聊起一天的所见所闻。我自己觉得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良性的输出。
戏曲家、小说家陈彦说,他在创作《主角》的那两个暑假和寒假,很顺利就完成了小说的创作。他说,来源于几十年的积淀,来源于对生活的理解,来源于对艺术的向往。各色人等依次拉开,开始讲述人间冷暖。顺着他的话,我想说,我们每个码字的人,未尝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拉开,又收回中去回味自己的认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自己对各色人等和对自己的领悟。这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就和天黑以后,我们习惯了读书、写作、和朋友聊天、喝酒、谈理想、谈戾气一样一样的有趣而具体。
每个人的天黑以后,是不同的。但归根到底又是相似的。在享受贪杯中,在享受聊天中,在享受学习中,在享受不解中,又一次等待下一个天黑的来临。
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趣。这有趣,在我看来,不是文章写得要多么的美妙,而是要过的有趣。过的有趣,就是把好事,坏事,好人,坏人都能应付的有趣。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成为主宰者,在我看来,除了有趣别无二法。有人吵架,都能吵成朋友,有人喝酒都能办成事情,有人遇到戾气都能顺利免于生气。而有人,只能醉生梦死,只能惶惶不可终日。这人间的区别大抵不过如此。
一个角度看城墙,看到的只是一座城墙把里面包围起来。而换一个侧面的角度,则看到城墙外面有护城河,里面有围城巷。再深临其中,才发现古典与历史就在眼前。厚厚的城墙,在古代可以堵住外面的世界,而在现代,它是一种文物一种历史的体现。多个角度,看待周遭的世界,就会有不同的视角和结果。
与人,与天地,与自己也无不是在和过去、现在进行转换,而这转化最大的妙处就是世界还是那个样子,而我们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我们。那个城墙下歌唱的少年,那个一路狂奔的男人,不再那么一路急转。仿佛对时间又有了新的定义,对脚下的泥土和人际又有了截然不同的理念。我自始至终,比较讨厌,那一套顽固的思想教育。相比念书是的思想教育,工作体系思想教育,我更喜欢自己去领悟自成一体的思想教育。它不好用语言讲出来,不好去告诉别人,但它最真实也最教育我自己。
它是都市人,都想要的东西。这东西,在我看来就是沉着冷静,不慌不急。我不再讨厌左邻右舍的焦急的乱压喇叭声,我也不在对所谓的暴力沟通,在我看来暴力沟通就是极致的自私主义而生气或者不爽。那些都是与我关系不大的事情,我又为什么会去了解个缘由呢。
世界很大,敢问与咱们有关的事情多吗。不多,但也很多,这多就是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这少就是,抛掉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像,我现在码字一样,它需要那么多人去关注?它的存在关乎的只是一段真实的生命旅程。
天黑以后,我看过村上的《天黑以后》,我也看过我曾经写过的《天黑以后》,各色人等依次排开,发生和未发生,以及即将发生的事情,是小说家去创作的。而天黑以后对所有人最大的价值,就是觉得这一天真的有价值而弥足珍贵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