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自己标题党了。这并不是一篇方法论的文章,只是自己给自己表的一个决心。如果你对我的决心有兴趣,可以继续阅读。如若没有兴趣看一个小姑娘碎碎念,可自行退出。
新工作打乱了我以往的生活、工作、学习节奏,简单说来,工作占到了我一天1/2-2/3的时间,个人生活时间被急剧压缩,甚至某些时候,除了睡觉,没有其他生活。如果说是否适应这样的时间,我相信,不论处于什么环境,我都可以适应,只是我是否开心。
这一个月积蓄了太多负面情绪,统统在今晚回房时爆发,脑中一直回荡着,“你要一直这样吗?你还要继续这样吗?”,答案当然是不要。为了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选择转行,干得开心虽是最浅层的目的,但这个目的无法满足,是无法持久的在新行业内继续的。这里的开心和辛苦并不矛盾,如若辛苦换来的是行业知识获取,当然也是会开心的。最怕的是他人无效率的工作,导致的时间侵占。
其次,一味跟随他人节奏工作,严重干扰到了自身的成长速度和工作原则。我需要走出自己的节奏,让自己更强大,才可以在关键时刻维护自己的原则。
如果不要继续这样,我能怎么办?
回顾儿时至今,似乎每次自身的转变和突破都是由负面情绪带来的,“自虐”倾向的内心小人一旦被唤醒,都会激发起自己无限的斗志。于是在“愤怒”过后,脑海中冒出了以一个月为试验期的生活`学习`工作计划,“无所不用其极”的抢夺更多时间,填补生活、学习的时间。
早起锻炼
说来惭愧,朋友圈中太多正能量的朋友早起打卡运动、阅读,而我一直因为生物钟或是其他原因继续我的睡眠时光,究其根本是因为动力不足。而新工作恰恰给了我更多早间时间,严重的加班情况给了我早起的动力,新住址给了我更好的环境,让我可以去尝试早起运动,活力满满的开启一天的工作。这样想来,不好好利用简直对不起昂贵的房租和承受超长工时的身体。
同事也曾和我提及,在这个行业工作得越久,越能了解身体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坚持运动!所以从明早开始,不下雨的工作日早晨,临江大道又多了一位“快步走+跑步”的风一样的女纸。下雨的早晨,爬楼梯30分钟,每晚50个仰卧起坐+3组平板支撑。周末视具体情况而定,运动30分钟。
上下班间隙及午休
上下班若骑自行车,当然安全第一,集中注意力骑车。若步行上班,则路上听播客节目或课程,补充社会、科技新闻及知识,到达公司第一件事便是用语音或是文字的方式对音频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午休的1个半小时中,灵活提取15-30分钟阅读公众号或是看TED视频,5分钟总结。
上班第一小时
作为普遍较晚打卡上班的人群中的一股清流,继续坚持9点上班。利用大家10点陆续到达前的一小时,进行文案抄写及相关书籍阅读。
晚间时分
晚间一般为阅读时光,视加班情况而定阅读量,但保持每天至少30分钟阅读时间。
以上的这几点,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加入Angie第一期时间管理特训营时便学习到了。彼时的自己,虽然有这些方法论,但是生活得太安逸而动力不足,一直没有很好的实践。直到今天才想起来逼自己一把,加速成长。即便如此,我也不认为以前的时间便是荒废了,很多事情的开始,都需要一个契机,种种以往,都是契机的量变积累,而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的行动。
奈良美智作品最后请容许我小小矫情一下。机缘巧合下,今晚突然看到奈良美智的作品,配文为“舍弃没有意义的愤怒,但是不要忘记愤怒的感觉”,瞬间戳中内心。曾经收藏过奈良美智的作品集—“用小刀划开”,年幼的我不太理解他的画风和独白,只能感受到天真无邪与残酷的碰撞。现在的我,还是无法得知他真正想表达什么,但我似乎就像他笔下的一个愤怒小孩,对现状感到愤怒、无能为力,但是极力抵抗。
以前的我很没有坚持,但是这半年我却发现,现如今自己最大的本事便是坚持。我很清楚这并不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决定,即便是,我也会在2分50秒添柴加火让它烧得更旺。我不知道这些坚持终将带我走向何方,但我知道,没有它们,我哪里也去不了。
这周五因为工作难得很少,耐不住闲的我绞尽脑汁思考我可以干些什么。身边的同事说,“难得有时间无聊,才几个小时你就受不了了,真是劳碌命。”这篇文章,给自己一个起点,看看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之后的我,会是什么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