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越来越着迷于军事,几乎每天都在跟我讨论战争、兵器等天下大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他喜欢,我也就投其所好,鼓励并支持他去了解和探索。
尽可能给他多提供一些军事类书籍和杂志,并鼓励他多看历史书和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和电影。
他的爸爸前些天从单位回来,神秘兮兮地把他叫过去,说有最棒的礼物要送他,结果是一本书《特种作战装备鉴赏指南》。
果然知子莫若父,孩子如获至宝,很快在家里就看完了一遍,还带到学校去与同学分享交流。
我觉得他这样未尝不好,有自己的爱好,并且花心思去学习和钻研。
他说他的人生理想是驾驶自己设计的战斗机翱翔蓝天。
他甚至说,以后他要开着他的飞机去联合国维和部队服役,因为他说只有到了那里才有实战的机会。
他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太平,好多国家战火从未消停,唯有自己的这个国家平安喜乐,人民幸福。
从他脑子里冒出的问题,通常比天还大,比如他会问,妈妈,我们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真正登上过月球吧。
我说没有,然后我以为他会拍着胸脯充满雄心壮志地说,这事就交给我吧。
结果,根本不是。他会默默思考良久,然后叹口气说,这个事情就交给我的下一代去完成吧。我的精力有限,我得去设计最先进的战斗机。我还要亲自开着去战斗呢。根本没有时间去忙登月的事。
他说得云淡风轻,我也听得理所当然。我从不泼他冷水。
他的爸爸说小孩的话,不要当真,我倒觉得,他如此执着于他的梦想,值得肯定。我们有责任保护和支持他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
小孩子八九岁,正是处于爱幻想,爱憧憬的年龄,我鼓励他天马行空,尽情发挥想象力。
敢想,敢猜,敢怀疑,然后,敢行动。这是我对他的期待。无论成功与否,去尽情享受探寻这个世界的过程,足已。
做任何事情,我鼓励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那天看完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我问他有何感想,他第一句话就说,这个片子关于军事方面的笔墨太少了。
他讲的不无道理,讲军事的镜头确实不多,既然是“厉害了,我的国”,那么作为我国目前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确实应该多展示多宣扬。
尽管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来说,强大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等力量也同等重要。
02
从这个周末开始,我准备带他读《孙子兵法》,一来可以培养他的古文素养,二来他本身就对兵法感兴趣。我相信这本书能给他带来更多快乐、启迪和收获。
翻开第一章,第一篇: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问他这段话什么意思,他说军事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老百姓和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接着,他又脱口而出这句名言。
看来,军事强国,军事护国这一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他的内心,不可动摇。
我们买的这个版本第一章延伸讲了吴越争霸的故事,越王勾践和吴王你来我往,分分合合,戏剧性地打了很多次仗,各有胜负。最终,勾践吸取失败教训,卧薪尝胆多年,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有利时机,灭掉了吴国。
我读给他听,然后问他的感想,他说:
不要打无准备之仗。比如,如果没有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如果不经过精心准备,如果不懂得与各方配合,再好的飞机也是一堆废铁。
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居然懂得:打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他已经意识到想要成功,光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远远不够,高大上的软实力、精准的战略战术才是制胜之法宝。
这就好比对于一个人来说,情商和智商的关系,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走得更远的往往是情商。
03
刚刚合上这本书,打开手机,关于台湾作家李敖去世的新闻铺天盖地。
李敖是一个斗士。一生都在战斗。早年还因与当局对着干,被关进监狱多年,整个一生历经苦难和坎坷。
他说过“我一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正义”。
他喜欢单打独斗,对看不惯的人和事,总是毫不留情地加以批判,这大概是他最具性格和最受争议的地方。
其实人生处处是战场,商场,情场,职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尔虞我诈,就有你争我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虽然,就像蔡康永悼念李敖时说的,李熬就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没有了,属于他的江湖也就没有了。
但我们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在江湖中相爱相杀。
人与人之间的江湖与国与国之间的江湖是一样的,现代的江湖与古代的江湖也是一样的,本质上从来没有变过,战斗无处不在。
所以,我们未尝不可以多学一点孙子兵法,即使不求每次胜券在握,但至少也不至于输得那般惨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