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有一次,正当我和同事进行技术讨论时,突然另一个同事走过来制止了我们,让我们冷静下,不要吵。我当时心里很奇怪,只是正常的讨论而已,怎么觉得是在吵架呢。晚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当时讨论比较激烈,这在他人看来就是在吵架。
女朋友之前会说我会经常凶她,细想她说的各种事列,我发现只是很正常的表达。然后就向她如此解释:我没有要凶你的意思,是你太敏感了。现在看来,我确实大错了。虽然我主观上没有要争吵和熊人,但是我的语言确实有伤害到他人。
二、前提--真诚
之前看了很多沟通资料,讲述了很多不同场景下如何去沟通技巧。总觉得零零散散的,没抓住重点,直到看到这本书。沟通技术虽然有用,但是真诚却是前提。另外沟通不是为了让别人听我们的,而是加深对彼此的理解。
三、核心--需求
整本书围绕“需求”展开。当遇到了愤怒、自责、悲伤等事情时,要去思考我的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回这么的愤怒、自责和悲伤。
为了帮助大家做到这点,作者提出了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1.观察,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事;
2.感受,你的感受是什么;
3.需求,你想要什么;
4.请求,提出你的请求;
同时也提出了影响沟通的四大误区
1.道德评判
2.比较
3.回避责任
4.强人所难
四、四大误区
道德评判
人脑为了提升事务处理的效率,常常会把观察到的事自动抽象,得出结论并存储,留作下次使用。比如,看到父母在发一些,低级的谣言,就觉得他们分不清真假,老糊涂了。以后每次看待他们,都会想起老糊涂这个结论。但实际上最开始你只是怕他们上当受骗而已。
比较
如果想过上悲惨的生活,那就去与他人比较
回避责任
事情是“我选择”做,而不是“不得不”做。不要回避责任。是“我选择”去照顾小孩,选择去照顾父母,因为我爱他们。
强人所难
隐含威胁、惩罚,强者常用的手段。短时间有效,但那并不是对方的真实意愿。不利于长期的沟通
五、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观察
要区分观察和评论,尤其是道德评论。不要把评论当做观察。
感受
体会自己和对方的真实感受。“我觉得”是看法,不是感受
为了更好的表达感受,有些词汇可以参考:
- 兴奋 喜悦 欣喜 甜蜜 精力 充沛 兴高采烈
-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
需求
感受意味着,需求被满足或未被满足。比如: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当对方愤怒时,说些不中听的话,我们改怎么面对呢:
-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x)
-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x)
-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最后,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行动负有完全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同时也不能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
请求
当我们感受到需求,就要明确的告诉对方。很多时候,我们不愿直说,让对方去猜。对方猜不中,还会嫌弃他笨。
告诉对方的应当是对方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
同时关注对方的反应:1.感受 2.有什么具体的看法 3.是否同意我们的请求
如果过去常常指责对方,那么对方将会把请求当做命令而拒绝接受,这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化解,要让对方明白的想法。同时对方拒接也不要恼怒,沟通的目的是关爱和加深双方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对方。
六、后记
以上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在家庭和工作中,需要明辨观察和评论,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找到彼此的需求,然后明确的提出。最后,感恩生命,感恩这个美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