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作者:主编:石宣
20180127徐海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508天)
《尊重孩子“难过”的感受》摘录:
无效的安慰会伤害亲子关系
有一个女孩从小在少年儿童中心学习舞蹈,跳得也很好。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去中心选小舞蹈演员,小女孩踌躇满志地去参选,却没有被选上。原因是节目组需要长头发的孩子,而小女孩刚刚剪了短发,女孩非常伤心。妈妈问,该如何安慰女儿?
通常父母安慰的方式是:“有什么好难过的。”但是孩子会想,我就是难过啊。也有的父母会说:“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但是孩子会想,以后的机会还不知道在哪呢!总之,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8卷P.150-151)
一点想法
(Booboo微思录):
转发:
第29卷《不输》(2018年3月1日出版)父母课堂专栏案例选(顾晓鸣整理和点评)
儿子(小学生)回家气得脸都歪了,说:真想把欺负我的男生杀了。
妈妈:他这么坏,全班人都想把他杀了吧?(接纳孩子不良情绪,引出新的启发性话题)
儿子:妈,你太天真了,还有好几个女生喜欢他呢。(有效缓冲了孩子的不良情绪,引导了孩子的情绪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妈妈:哇,怎么个喜欢法?(巩固积极的情绪)
儿子:我也不知道。其实,我也挺喜欢班里一个会唱歌女生的。(引出新的积极的话题)
妈妈:一定是因为女生身上这个优点让你喜欢她,对不对?(指导和认同孩子与同学相处积极的一面)
儿子:当然。(孩子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成就感,积极的情绪得到进一步强化)
妈妈:是不是那个男生也有优点才让几个女生喜欢他呢?(指导孩子学会正确评价他人)
儿子:对的。(得到了孩子的共鸣)
妈妈: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不足。对不对呢?(指导和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儿子:妈妈说的有道理,我身上也有不足的地方。(指导成功,孩子开始学会正确对待和认识自己)
妈妈:我相信,如果你能看到那个男生的优点,你俩也能成为好朋友的。明天到学校可以试试,行吗?(鼓励孩子正确和他人相处)
儿子:好吧。(孩子错误的想法得到纠正。其实,孩子知道杀人是犯罪的。这时我们讲这些道理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方法,因为,多数的情况下,我们的孩子也有问题的)
第二天
儿子回家就喊:妈妈,我和那个男生成了朋友,他不再欺负我了。(孩子学会和他人相处的方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