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说,这是曾氏家书中较长的一封,主要部分为答四、六两弟信。
对我有感触的是以下三点:
关于手足
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弟。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贤愚之分,使族党口中有贤愚之分,则必其平日有讨好底意思,暗用机计,使自己得好名声,而使其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
晚辈与长辈、子女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万事皆有道。
兄弟姐妹之间不争高低,有了高低就有了嫌隙,应重亲情而轻个人主义。这也是孝顺父母的一个方面。
关于从师
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若地方相安,则明年仍可从游,若一年换一处,是即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禅之心不生。
特意去百度了“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禅之心不生。”
大意是,心里的师者,可以是正在教自己学问的老师,可以是以前教过自己的老师,也可以是自己的朋友、同伴,还可以是一本书、一个新闻事件、甚至是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心中有师而知自己之不足,进而改进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便有了敬畏之心。
这段话对我很受用,一本书某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师。
读书之道-专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关于读书专注这件事,总归无法与学生时代比。不再是纯粹被书吸引,多少有些功利心。类似“读史希望自己明智”、“读曾国藩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有好的家风的开创者”等等。所以读书会有浮躁之气,会急于看完,急于对自己有用,因而不能沉浸其中。先自知再逐步调整吧。
唐浩明点评中,提到境遇对一个人思想有很大影响,即便是曾氏这样渴望做大官的农家子弟,多年不得迁升,也“意颇疏散”,何况其他人!
所以,有时候不必对自己太过苛责,得意时兴高采烈,失意时情绪低落,所有的念都是平常事,不平常的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念。
网友评论